翌日,臨危受命的范蠡,便搭上馬車前往聯軍諸侯所在的朝歌城。
由於列國基本上是空國而出,精銳之師盡皆來到此地。
所以,為慎重起見,齊、魯、宋、衛、燕五國的諸侯,都已經聚在了一起,共商大事。
范蠡於是按照慶忌交代的事情,打算割讓一半的故趙之地劃分給五國。
只可惜,五國的君臣都不是蠢材。
吃一塹,長一智。
他們都能猜到吳國的險惡用心。
“範子,請你回去轉告吳王。區區的一半故趙之地,如何能滿足我等胃口?”
“不止是故趙之地,河東、上黨、潁川、三川,凡函谷關以東,桃林塞以北的中原疆土,你吳國都要一一割讓。不然,這一戰不可避免!”
“正是!”
面對范蠡的提議,諸侯們只以為慶忌是畏懼了,心生怯意,所以才會派出范蠡到朝歌談判,打算息事寧人。
而這,恰恰助長了諸侯們的囂張氣焰。
他們紛紛冷嘲熱諷起來,明顯是沒有和談的心思。
范蠡見狀,只是朝著在座的諸侯們行了一禮,鄭重其事的道:“諸位,我大吳從不懼怕挑戰。”
“此番范蠡奉王命而來,言盡於此。爾等列國若要戰,吳國當奉陪到底!”
“告辭!”
撂下了這句話後,范蠡便轉身離去。
不過,他並沒有立即動身離開朝歌城,而是趁著夜幕降臨的時候,輕車簡從的來到了齊王呂壬所在的行轅。
當范蠡見到呂壬的時候,後者身邊還坐著兩個陌生的面孔。
經過呂壬的一番介紹,范蠡得知了這二人,分別是齊國左相田恆,以及右相闞止。
“不知道範子此來謁見寡人,所為何事?”
呂壬饒有興致的問道。
“齊王,吳齊兩國,本是聯姻之國,盟好之國,從齊國先君景公之時,便有吳齊之好,多年來並無戰事。”
范蠡緩聲道:“齊國居於東海之濱,有魚鹽之利,土地富庶,商業繁榮,人口、軍力盡皆當世之翹楚。”
“齊國,有王霸之基也。昔日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始為霸主,便是明證。”
“何故強如齊國先君景公,也不能恢復祖宗之霸業,真正威服諸侯,使天子致伯?”
齊景公是慶忌的岳父,呂壬的祖父。
齊景公在世的時候,跟吳國多有交戰,但是歸根結底,最後還是和好如初了。
齊景公這一輩子,談不上是雄主,也絕非明君,只能說是“守成之主”。
他在世的時候,晚節不保,晚年被慶忌坑了兩次,當了兩次“諸侯霸主”,結果都無一例外的慘遭重創,白白便宜了吳國。
這大概是所有齊人心中的痛處。
在齊景公的時候,齊國至少有兩次機會能稱霸天下,只可惜齊人沒能好好的把握機會,反而使吳國進一步做大。
“範子,你究竟想說什麼?”
呂壬皺著眉頭問道。“齊王,值此大爭之世,不論是諸侯也好,庶民也罷,凡有血氣,必有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