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趙之戰,趙國的男丁折損殆盡,剩下的盡是老弱婦孺,其土地也是千瘡百孔,急需恢復民生,需要極大的成本,以及多年時間,方可使故趙之地緩過氣來。」
「眼下的趙地,無異於是一個爛攤子,滿目瘡痍,一片狼藉。」
「大王何不能放手?」
「再者說……」
范蠡的嘴角噙著一抹陰險的笑意,低著頭道:「大王讓出一半的故趙之地,使齊、魯、宋、衛、燕五國瓜分。」
「這就好比扔出去一塊美味的鹿肉,讓五條惡犬爭搶撕咬。五犬勢必相鬥,大王從中漁利,豈不美哉?」
聞言,慶忌笑了笑道:「范蠡,你的這個比喻。不錯,很是形象。」
「若列國不願接受此等條件,還得寸進尺,如之奈何?」
慶忌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這……」
范蠡沉默了。
列國不接受這個條件,那就只能是全面開戰的結果了。
慶忌將目光放在了一直沉默不語的孫武身上,問道:「孫武,你可有良策?」
「回稟大王,臣並無良策。只是,有一策或許可行。」
「請講。」
「大王何不跟昔日的淮水之戰一般,分化打擊列國?」
孫武意味深長的道:「諸侯之間,相互有齷齪,並非是鐵板一塊。」
「我大吳的國策,是遠交近攻,那大王不妨遠交於齊燕,近攻於宋、魯、衛三國。」
慶忌皺著眉頭問道:「具體,如何實施?」
「燕國且不說,齊國對衛國、魯國的土地垂涎已久,早有染指之心,故而最近幾年,東方時常爆發戰事。」
「衛多君子,多財富,土地富庶,只是軍力較為孱弱,一直居於列國之末尾。齊國若假道滅衛,憑藉齊人的軍力,要一戰而下不難。」
「……」
衛國的確是較弱的一個國家。
齊、魯、宋、衛、燕當中,國力最弱的,其實是燕國,然後才是衛國。
別看燕國的疆域很是廣袤,實則地廣人稀,而且土地貧瘠,有些窮困潦倒,所以齊人根本看不上。
衛國則是不同。
衛國位於中原,有商賈之利,文化繁榮,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再加上軍力一直都不強,所以齊國要吞併這樣的衛國,的確不難。
「齊人會這麼做嗎?」
「不一定。」
孫武搖搖頭道:「大王,此一時,彼一時。趙國之覆滅,吳國之強勢,讓列國都感受到了莫大的危機。」
「齊國當中,不乏有識之士,尤其是齊相田恆,豈能不知唇亡齒寒之道理?」
「此戰,是列國莫大的機遇。可能也是列國最後的機遇。」
「能不能抓住這次機遇,就在齊國人的一念之間了。」
慶忌微微頷首道:「未嘗不可一試。范蠡,你負責代寡人出使一趟朝歌,面見諸侯,並私下游說齊國君臣。」
「若事不可為,即刻返回鄴城。」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