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中尋找一遍後,慶忌等人終於在小溪邊看見一個身影。
穿著一襲短衣,以簡陋的葛布織造而成外袍,以布帶束髮,白髮蒼蒼,卻不見多少的皺紋。
腰上挎著一柄柴刀,旁邊的地上放置著兩捆柴,一條扁擔,如樵夫一樣。
這可不正是名動天下的季札嗎?
“叔祖?”
“大王,緣何到此?”
“寡人見你遲遲不歸,擔心叔祖你碰上危險,故而來此。”
聞言,季札不由得感動的道:“多謝大王關心,老臣甚好。”
“叔祖何故滯留於此處?”
季札於是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慶忌。
他在舜山過著耕樵隱居生活,今日揹著一捆樵柴下山,一腳踢到一個小包袱,仔細一瞧,是一包五銖錢。
季札想,五銖錢一般是不甚富裕人家所有,丟錢的人一定很焦急,便放下柴禾在小溪邊等了起來。
這一等,便是足足大半天的時間。
“善。”
慶忌感慨道:“叔祖真乃我吳國之楷模,拾金不昧,可為天下唱!”
“大王謬讚。”
就在這時,不遠處一名婦人慌慌張張的上前,似乎是在搜尋著什麼。
“汝在找甚?”
婦人哽咽答道:“先生,妾是在找錢袋,家中婆婆染病,故而借了錢急於去抓藥,誰知趕路甚急,掉了錢袋。”
“妾這一路折返回來,若真找不到,妾實在是無有面目再見家人……”
看著抹眼淚的婦人,季札嘆了口氣,問道:“不知你掉了多少錢?”
“三千七百二十文錢。”
“善。”
確認數量無誤後,季札這才掏出錢袋,還給了婦人。
婦人見狀,知道是自己的錢袋,一數銅錢,分文不少,於是千恩萬謝的問道:“不知老先生尊姓大名?住在何處?妾日後也好報答。”
季札搖搖頭道:“我是山野村人,不必多問,趕緊抓藥為你婆婆治病吧。”
婦人於是含淚告別。
看見季札這般高尚的品格,慶忌身邊的公子鴻、范蠡、伯噽等人,都不禁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