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臺的正前方,一座高大的祭臺已經拔地而起。
在不遠處的渡口那裡,還停泊著數以百計的“龍舟”。
慶忌到底是意欲何為?
所有人都表示一頭霧水。
“諸位,寡人來到此地,來到嶺南,已經有四五個月了!”
慶忌一手握著腰間的龍淵劍,朗聲道:“然,寡人傳詔,令所有所屬的百越封君、酋長朝見,而有不臣者!”
“臣屬於我吳國,臣屬於寡人的嶺南六郡之百越國族,有九十二國,七百六十一族。”
“不過,今日到場者,只有六十五國,五百二十二族!”
頓了一下,慶忌又眯著眼睛,大手一揮道:“寡人已經有言在先,凡有不到場者,皆視作叛逆,吳師必征討之!”
“寡人說到做到!”
“……”
此話一出,讓在場的封君酋長們,無不為之動容,瑟瑟發抖。
對於吳國的強勢,吳國的強大之處他們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根本無法產生多少的反抗心思。
在強大的力量面前,任何的反抗,也都是徒勞無功的。
“寡人聽聞嶺南之地,有龍舟競賽的傳統,適逢其會,寡人就組織了一次盛大的龍舟競渡,請二三子一觀!”
話音一落,放置在江畔的舟船,就已經登上了許多年輕力壯的男人。
“開始!”
伴隨著孫武的一聲令下,早就蓄勢待發的龍舟,就朝著對面的岸邊,全速前進。
上百艘龍舟,奮力推進。
“冬!冬!冬!”
彩旗招展之間,站在龍舟前端的漢子勐然擂鼓,使用一雙鼓槌,敲擊著大鼓。
龍舟兩側的漢子則是喊著號子,鉚足了勁兒在划動著雙槳,使龍舟快速行進。
賽龍舟,是端午節傳統的習俗。
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
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卻不見其蹤跡。
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人們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競渡之習,盛行於吳國、越國、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