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敗吳?”
允常搖搖頭道:“寡人早已遣使郢都,請楚國發兵襄助,或攻吳地,以讓吳國有兩線作戰之危難。”
“我越國若能固守營壘城邑,或遊而擊之,未嘗不可迫使吳國就範!”
“大王,不妥!”
鹿鳴鄭重其事的道:“一國之國運,豈能寄託於他國身上?且不說楚國是否敢於背刺吳國,若慶忌孤注一擲,非要滅越不可,大王又將何以自處?”
鹿鳴的這番話,讓允常陷入了沉思。
的確!
越國不屬於楚國的附屬國,但好歹有盟友關係在,簡而言之,越國是楚國的小弟,經常跟著楚國一起進攻吳國。
每當楚軍伐吳的時候,越國總會出兵在吳國的南部進行侵擾。
楚國也在有意的大力扶持越國,使其有跟吳國抗衡的實力。
而越國一旦被吳國覆滅,可想而知,沒有了後顧之憂的吳國,將能使用更多的兵力對付西面的楚國。
屆時楚國所面臨的威脅更大!
於情於理,楚人都無法坐視越國被吳國滅掉。
所以,若吳軍大舉進攻越地,楚國是不可能置之不理的。
但,楚國不會傾國之力伐吳,這伐吳力度若是太小,吳國也無需太過在意。
因為吳國兵強馬壯,府庫充盈,能抽調的軍隊十多萬人,何懼楚軍進犯?
“大司寇,你可有破敵良策?”
“良策不敢當。然,為今之計,我越國唯有與吳師一戰!”
鹿鳴鄭重其事的道:“戰者,非是隻有正面一戰。若劍走偏鋒,未嘗不可以弱勝強!”
“願聞其詳!”
聽到鹿鳴真的有主意,允常十分好奇。
……
在允常與鹿鳴商量著破敵之策的時候,慶忌已經率領吳國的水陸大軍三萬人,一路長驅直入,渡過御兒江,隨後一鼓作氣,攻克了鹿邑。
吳軍志氣昂揚,又一路馬不停蹄的南下,直奔越國的都城會稽而去。
若能一戰而搗破會稽城,越國也跟亡國差不多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