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生取義?
慶忌並不相信眼前的這個少年,有這般高尚的情操。
在這個時代,能真正做到捨生取義的正人君子並非沒有,但是少之又少。
至於在刺客這一行當中,多是為揚名天下的,如專諸、要離一樣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為從此揚名立萬!
他們將名利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
比起那樣大義凜然的理由,慶忌更願意相信,眼前的這個少年當街行刺他,是受人之託,或者出於私仇!
“帶下去,打入大牢。令伍子胥嚴加審訊。”
“諾!”
對於諸子魚這樣的刺客,慶忌自然是想處置而後快,以震懾宵小之輩。
不然,倘若慶忌一再寬容,放過前來行刺自己的刺客,豈非放縱更多的刺客來行刺自己?
以慶忌的勇武,再加上身邊的宿衛力量,一般的刺客自然近不得他的身,傷害不了他分毫。
但如此一來,之後面對著沒完沒了的刺殺行動,慶忌豈不是要被煩死?
再者說,當街刺王殺駕,性質實在過於惡劣!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慶忌真的是一個暴虐無道的君王,逼得國人出此下策,不得不派刺客行刺慶忌。
慶忌返回吳王宮後,便讓人將吳都縣令伍子胥傳召到滋德殿議事。
“臣伍員,參見大王,大王萬年!”
伍子胥進入滋德殿後,就朝著坐在陛臺之上的慶忌躬身行禮道。
“免禮。子胥,坐吧。”
“謝大王!”
伍子胥連忙到一側的席位上落座。
“子胥,最近五銖錢推廣之事宜,如何?”
“回稟大王,得益於我吳國君臣同心戮力之功,工坊不懈努力之故,業已造出五銖錢不下三千五百七十萬枚,正在以吳都為中心,向泓上、桐、鴆茲一帶大力推廣。”
伍子胥正色道:“黎庶也都積極響應大王之號召,將原有之布幣、刀幣、蟻鼻錢等各類貨幣通通到官府兌換成新的五銖錢。”
“相信不出半年,五銖錢定能完全流通於我吳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唯一法定貨幣。”
“善!”
慶忌微微頷首道:“子胥,辛苦你也。”
“為大王效力,食君之祿,這是臣下的分內職責,何談辛苦?”
在慶忌的面前,伍子胥自始至終都保持著一種十分謙卑的姿態。
這不是伍子胥的性格!
但,多年來的逃亡生涯,已經極大的改變了伍子胥最初狂傲的性子,硬生生的將他磨礪成一個謹小慎微的人。
是好是壞?
伍子胥不得而知。
只是,伍子胥知道慶忌是自己伐楚復仇的唯一希望,是自己的恩人,更是自己的君主!
所以他怎樣謙卑的對待慶忌,都不過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