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心,是真的糟心。康熙從來不知道大格格竟是這樣想的,這是誰灌輸給大格格的想法?
滿漢融合歸融合,卻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要融合的是漢文化中的以人為核,與人為貴以及仁,孝,悌。而不是《女訓》《女則》啊,糟心閨女。
《女訓》《女則》一看就是對女子的打壓,滿族從不講究這些,滿族本就人少,要是沒有女子的幫助,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打入中原!
“朕永遠不會厭倦大格格!”
胤礽胤褆:“對啊,皇阿瑪可慈愛了呢?絕對不會如此。”
希吉爾連忙補刀:“大格格來臣妾宮中,總是吃了許多,是不是奶孃也沒有讓你吃飽?”
大格格驚訝,宣額娘洞若觀火:“確實是,奶孃說,吃個三分飽就好,就限制我的吃食。”
恐怕不是限制吧,希吉爾見過大格格的人奶孃,人高馬大的,一個奶孃能抵兩個自己了,油水別提多豐富了。
還有這事,拔出蘿蔔帶著泥,康熙不知道奶孃竟會如此猖狂:“是皇阿瑪沒有關心你的生活。”
“沒有,沒有,是兒臣自己膽小。”
康熙對於大格格還是有幾分疼愛的,因為把大格格養在身邊,她底下的幾個阿哥皇女們才立住了沒有接連喪生,讓他再次嘗到失去子女的痛苦。
“把大格格身邊的奶孃拉下去。”
大格格明白這明顯是要將奶孃處死,卻有幾分不忍:“皇阿瑪,奶孃勞苦功高,到底是照顧過我的。”雖然在康熙的談話中,明白了奶孃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試圖掌握自己。可到底相處過那麼多年。
康熙第一次覺得無從下手,這性子,沒個厲害的人在身邊還真不行。大格格的性子暫時改變不了,而且也是自己的漠視造成的。麻煩啊麻煩。
他無奈答應:“那就先讓其去淨房工作。”
淨房,宮中處理糞便的地方,也是宮中最骯髒,最累,沒有半分油水的地方。那裡常年少人,因為太監哪怕塞上存了半生銀子,都要離開那裡。
淨房中的宮女比起太監的數量可謂是極少,都是服務妃嬪的,但可想而知,大格格的奶孃去了一定沒有那麼好的待遇。
大格格的奶孃跟著大格格來避暑了,康熙留不得奶孃在大格格身邊,專門遣了一輛馬車,特意將她送回宮去。
這也算是,開天闢地頭一回獲得如此“榮幸”的宮女了。
幾個孩子是一起離開的,胤礽胤褆不住的安慰開解大格格。
康熙欣慰:“孩子們倒是有愛,就是有些人啊……”
在幾人都離開後,希吉爾深藏功與名,沒有表現出一絲的計劃成功的喜悅。
大格格來馬場上穿的是她最喜愛的衣服,那麼碰巧,這件衣服是希吉爾送的,又那麼碰巧,康熙也有興趣前來。
在瞧見大格格手上的傷痕後,希吉爾就默默計劃,一切按照最理想的方式前進,也有了最完美的結局。
今天也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