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六月初。
在南京城宅了小半年的朱樹人,總算是出了他今年入夏以來的第一趟遠門——去太平府,考察最近幾個月才剛剛開始勘探開採的馬鞍山鐵礦。
作為王爺,朱樹人出行當然至少也要數千騎兵提供護衛,一行軍馬浩浩蕩蕩從南京出城往西南而去,經過大勝關,抵達太平府的當塗縣。
這點距離,後世也就南京地鐵直達,如今卻需要走上兩三天。
地球人都知道,馬鞍山是南京的小弟。所以既然朱樹人未來都要坐鎮南京了,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建立一座新的軍工基地作為備份,為大明的軍工體系加一道保險,絕對是再合理不過了。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嘛。湖廣雖然是他的早期根據地,但將來他不太會有時間常駐湖廣了,現在還可以讓心腹張煌言、方以智穩住局勢,將來這些人也要繼續高升的。
朱樹人抵達馬鞍山之前,工部等有司已經在當地經營了兩三個月了,只是之前農忙的時候沒有動用太多民間勞動力,只是用工部自己的人為主。
現在夏季雙搶完了,周邊農民普遍閒下來,才大量僱傭百姓來加快施工進度。
朱樹人到了地方,被直接帶到南山鐵礦,登高遠眺,就看到南方六月的烈日底下,數以萬計的民夫在那兒擔土運石,填平道路、鋪設鐵軌、搭建各種未來選礦用的廠房。
與大冶的鐵礦不同,大冶那邊雖然也是露天鐵礦,但早在南北朝的時候就開始大規模開採了。馬鞍山這邊,歷史上到了晚清才開始大規模開採,而如今才明末,自然是一點基礎設施都沒有。
此前找礦就花了幾個月,是趁著農忙季節,讓專業技術人員帶著小團隊先幹起來。好不容易才精確定位、少量取樣確認品位,然後農閒了才大規模建設。
原本明末其他的鐵礦,都是不鋪設鐵軌的,也沒有那種形似西部片裡的鐵輪子軌道礦車。但朱樹人此前在大冶鐵礦已經推過了,如今馬鞍山這邊也就照搬。
鐵軌礦車能極大地改善礦石在礦場內的運輸效率,也能減少未來大部分的運輸事故,還便於露天礦場一層層盤坑路往下挖的管理規劃,算是先苦後甜的舉措,還是值得的。
大冶鐵礦、鍊鋼廠那邊進入正軌後,這種低劣的、比後世地條鋼還質量差的鋼鐵,已經不那麼值錢了。這種劣質鋼鐵沒法打造兵器,甚至作為農具也不太好使,正好就拿來鋪設手推車鐵軌,算是質量高低搭配。
一切從零開始,條件自然艱苦,施工過程中意外事故死掉一點民夫,都是時有發生的。這並不是勞動保護措施做得不夠,實在是受限於時代技術,哪怕到了20世紀,工地蓋房子還偶有民工喪生呢。
“國難之秋,不得不加急。百姓不易,也是沒辦法的事兒。”朱樹人手搭在眉毛上遮陽,看了一圈,悲憫地嘆息了一聲。
旁邊來陪同考察的,有從大冶那邊調來的宋明德,也就是宋應星那個侄兒。
他前幾年就跟著朱樹人混了,在大冶的時候,因為積年立功,如今也爬到了六品工部主事的位置上,他叔叔宋應星現在更是爬到了郎中。
此刻聽王爺如此悲憫貧苦,他不由發自肺腑地指出:“王爺仁德,已非尋常執政可比,這馬鞍山鐵礦的民夫,都是拿每日三十錢工錢的,還管飯,等閒民間僱傭,哪得如此待遇?
至於往年朝廷徵發徭役興修水利、開礦修路,更是毫無銀錢貼補,管的飯最多也就是稀粥,根本吃不飽,還得民夫自行貼錢買吃食。
工部在組織時,還特意按您之前點撥的,多選新從北方南逃的落難流民,由負責軍屯的衙門籌措人手。活兒雖苦些,但這些流民初來乍到,毫無根基,農閒時能多賣點力氣,給家人賺點口糧,已是求之不得,無不感戴王爺恩德。”
朱樹人聽得很仔細,還心算了一下。
明末因為連年天災,物價已經很昂貴了,南方大城市裡白米二兩銀子以上一石的價格都比比皆是,蘇州這樣富甲天下的地方更是三四兩都常見。
所以,每天三十文銅錢的工價,摺合每月也就一兩多一點,還是重體力勞動,在明末本身是活不下去的,但管飯就不一樣了。
(注:明末銅錢和銀子不再是理論上的一千比一,因為白銀輸入多,銀子實際上有大約兩成多的貶值,後期七百六十文到七百八十文足色好錢可以兌換一兩足銀。九百文一個月能折一兩一錢半。)
朱樹人很是關心民生,恰好他來的點也是差不多趕上民夫放飯,今天他也特地沒提前通知,以防下面造假,便趁機突擊檢查一下民夫的伙食情況。
下面的小吏和監工,看到王爺親自到礦坑裡視察,自然是早就跪了一地,朱樹人走到鍋邊細看,民夫們果然吃的是蓮藕芋頭加上一點雜糧煮的稠粥,另外還能分到一點點單獨煮的羅非魚肉和鹹菜魚湯作為菜。
鹹菜魚肉湯當然是限量的,但粥可以管飽,喝完還能添,只是限制吃飯時間,而且是分批吃飯,每一批裡吃太慢的就排不到了。
這也是必要的管理措施,否則各個環節都拖著,工期肯定會受到影響。用吃飯速度卡是否有機會添飯,也算是一種比較合理的指標,畢竟吃得慢的說明不太餓。
朱樹人又隨機問了幾個來做工的流民,也都是人人跪拜著表示這已經是難以想象的好日子了,只要能吃飽飯,多賣點力氣根本不算什麼。
尤其是那些陝、豫而來的流民,紛紛表示在老家連榆樹皮都沒得吃了,到了這兒好歹雜糧雜菜管夠。
朱樹人還在民夫人群中,看到一些明顯年紀太小的,估計也就十歲不到的兒童,在那裡幹些篩土之類相對不太辛苦、只要細心耐心一些的工種。
他下基層還是下得少,見狀難免問有司的負責人,為何會有這樣的安排。
一旁的宋明德連忙過來解釋:“王爺,就這已經是有司開恩了,尋常人還搶不到呢。下官知道您仁德,已經吩咐過了,用孩子可以,但是隻能在那些固定工位的活兒上用孩子。
至於需要下坑洞、翻山攀爬鋪路填坑的活兒,環境太複雜,便不許用孩子,如此也不虞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