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回來了,就在隔壁的屋子裡,有文書正在抄錄他們之前的經驗,你要是想聽的話,就過去看看。”
文先生笑著指了指衙門前面的一處小屋子,笑著對寶玉說。
若是年輕時的文先生,在聽到寶玉要拿人都不夠吃的糧食去養殖黃鼠之時,指定會破口大罵,甚至有可能拂袖而去的。
但是如今的他卻不會,這些年在大明的遊歷讓他明白,百姓們想要的是好的生活,而不是什麼大局觀。
就像之前他跟寶玉說起這些年見聞的時候,寶玉說過的一句話:
“學生覺得,文人們好像對於百姓很是苛刻,沒當百姓們做出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就勸百姓們要有大局觀,要注意這些那些。
百姓們不過是多賺一些銀錢罷了,就要談什麼“暴殄天物”,但是這些“暴殄天物”獲取的果實,偏偏是這些文人們給享受了。”
這樣的想法他不是沒有過,只是沒有寶玉想的這樣透徹,這樣的直接過。
有時候他都覺得,他和寶玉根本不是什麼師徒,更像是平輩論交,他能教給寶玉的只有科舉應試技巧,其他的事情……兩個人更像是相輔相成的至交好友。
不止是寶玉,還有他的大弟子,那也是個少年老成的,看待事物甚至比他這個當先生的更透徹。
想到自己的大弟子,文先生這才想到,自己好像也有一年多沒有收到這位大弟子的訊息了。
當初他說在福州那邊立穩了腳跟就會寫信回來,但是一直也沒收到信,如今自己又到了大同這邊,也不知道他那邊能不能知道訊息了。
想了想,又提筆寫了一封信,讓觀言送去了驛站,地址還是當初他去福州住的小院子,就圖一個心安罷了。
再說寶玉,既然已經找到了孟良的住處,那自然要好好的安排起來,先是讓人拿了銀錢,將獵戶的房子買了下來。
獵戶本來還有些捨不得,不過後來一看居然給了五十兩,哪裡會不樂意,高高興興的就搬到了鎮裡。
後來還在媒婆的介紹下,娶了一個貌美的寡婦過日子,還生了一個大胖兒子呢,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雖說大半兒的銀錢都投入道了採買擺設和花石上面,但是買些田地的銀子還是有的。
主要也是威南鎮田地的價格便宜,就算加上給獵戶的幾十兩銀子,寶玉將山谷裡的地買下來,也就花了不到二百兩。
等到讓人將山谷各處的入口都設了路障,又將孟良的房子都簡單收拾出來之後,賈赦的人也就陸陸續續的到了。
這些人都是榮國公的舊部,忠誠度是沒的說的,有他們在,寶玉的心裡也踏實了許多,等到忙活完這些事情,也差不多到了臘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