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是呀,開什麼國際玩笑,居然可以用胃鏡做這麼複雜的手術?”
“我也不信,你要說米國醫生做的還有可能,一個基層小醫院能做這種胃底摺疊術,放衛星了。”
張教授放下外套,一邊穿工作服一邊問道:
“怎麼了?一大早就吵吵上了,哪家醫院在放衛星?”
大夥兒一看張教授來了,彷彿就跟找到主心骨一樣紛紛圍了上來,小醫生沉建明拿著一張草稿紙激動地說道:
“張教授,你來說說看,透過胃鏡手術,能不能完成這樣的胃底摺疊術?”
“噢,我看看,”張教授接過草稿紙,看著上面的草圖問道:
“這是食管?然後這邊的胃反向摺疊起來,跟食管壁縫合在一起?不對呀,這食管怎麼畫得這麼長?”
“張教授,這臺手術把腹段食管也延長了。”
張偉忠本來還不在意,可是越聽越驚訝:“你們是說,這樣一臺手術,我們國內已經有醫生使用內鏡完成了?”
旁邊一個小醫生俞觀群急著說道:
“對呀,據說是一例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症,有一位醫生就利用這種胃底摺疊術控制住了賁門鬆弛治癒了病人,還是用內鏡完成的,剛剛我們還在說這絕對不可能。”
“是啊是啊,張教授你覺得有可能嗎?”
張偉忠看著這張草稿紙,滿腦子都是如何利用胃鏡來完成這種手術,可是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出這種內鏡手術應該怎麼做。
“這是哪家醫院的醫生?協和的,還是瑞金的?”
一群小醫生又七嘴八舌接話道:“都不是,是越中人民醫院的。”
“越中人民醫院?沒聽說過呀,他們什麼時候發展得這麼迅速了?”張偉忠頭上的問號越來越多了。
沉建明不屑地哼了一聲:“基層醫院就喜歡瞎搞,這運動都過去這麼多年了,還喜歡放衛星,吹牛也不打草稿。”
張教授卻沒有表現出不屑或者看不起誰的意思,城府擺在那兒,不會輕易說別人壞話。
“對了,你們知道做這臺手術的醫生叫什麼名字嗎?”
“我知道我知道,叫陳棋,是我們國內目前唯一的國際醫學會雙理事,不過,這個雙理事是icpf和fssh學會的理事,你們說尷尬不尷尬?”
“哈哈哈~~~”
幾個小醫生都笑成了一團,一個從事整形外和手外科的醫生,現在居然玩起了手鏡手術,這就是典型的跨界了,一般在醫院裡很少發生。
張教授聽到陳棋的名字心跳勐地加速了一下,小醫生們不知道,但他張偉忠都是知道的。
畢竟陳棋這幾年每年都會發表3篇左右的論文,全部都刊登在國際頂級醫學雜誌上,可以說論文這一塊,如果算影響因子分值的話,陳棋絕對是國內第一人了。
關鍵是這位“陳理事”基本不按常理出牌,這些論文裡面內外科都有涉及,甚至連寄生蟲論文都有。
不要懷疑論文是否造假。
國內的期刊造假是主流,但在國外頂級期刊又不是傻子,儘管可以公關,但如果論文沒有兩把刷子,或者真實度不可信,那是不會刊登的。
想到這裡,張教授心裡已經對陳棋這臺內鏡手術信了兩分。
“對了,你們是怎麼知道越中人民醫院在做內鏡手術?”
有小醫生舉手道:
“張教授,這是我在海東省的同學寫信給我時說起的,現在海東省內各大醫院已經在熱烈討論這臺手術了,噢對了,聽說那位陳棋醫生還做了現場直播,當時有幾百個醫生親眼看到的。”
“哇,這麼牛?”
這話一出,大家都被整得不自信了,敢當著同行的面現場直播手術,你要說是造假這個難度就太大了。
一時間辦公室裡就安靜了下來。
張教授突然站了起來,連外套都不穿急匆匆就往外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