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患者輸液,那不是像老百姓認為的隨便掛幾瓶鹽水就行了的。
別看護士一會兒就來換個瓶,五顏六色瓶瓶罐罐各種各樣的,其實這裡面有一套非常非常複雜的計算公式。
液體輸少了不行,輸多也不行,鹽水和糖水還有比例絕不能換錯,一不小心就容易讓治療失敗,甚至病人死亡。
先不說那些現場死亡的,能送到醫院活下來的燒傷病人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就兩個:
一個是「休克」,另一個是「感染」。
當重度燒傷患者人體不足以代償迅速的體液喪失時,迴圈血量會明顯下降,導致血液動力方面的變化,進而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特重燒傷在傷後2-4小時,重度燒傷在4-8小時即可陷入嚴重休克狀態。
而這位陸軍Z司令就處於重度燒傷休克,並且從燒傷到輾轉送到中非友誼醫院,時間已經過去了3小時,非常寶貴的3小時。
所以補液成了氣管插管後,又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搶救措施。
如果你的科室不經常跟傷燒或者脫水病人打交道,那麼這個醫生基本除了考試的時候背誦了一下,回頭全部都給忘了。
何況還1987年,哪怕是教科書上相關公式都不像幾十年後那樣完善。
所以現在陳棋要開補液處方了,頭都要炸了,臉憋得通紅。
因為他印象中關於補液的公式也忘得差不多了,一時真的不能完全想起來了,這越心急越想不起來,急死個人。
剛剛還在快速推進的搶救工作,突然節奏停了下來,搶救室裡所有人都詫異地看著主治醫生陳棋。
祁雲明急了:「小陳,怎麼了?趕緊救呀,你傻站著幹嘛?」
巴格里院長則是心驚肉跳地問道:「陳醫生,是不是病人已經沒救了?」
聽到這話,窗戶外的家屬又要開始嚎喪了。
陳棋舉手做了一個安靜的動作:
「別吵別吵,我正在背公式的,媽的,怎麼這麼複雜的,這玩意兒可不能錯,絕對不能錯,搞錯一個病人就死定了。」
所有人都面面相覷,不少人開始對陳棋堅定的信念,怎麼開始有了一絲懷疑?
這神醫不應該隨口就來,風清雲澹的嗎?
哪有像他這樣,病人躺在那兒等急救,這邊還在背課本的?
而另外一些醫生則不以為然,不就是輸液嘛,你什麼鹽水、糖水、糖鹽水隨便上嘛,反正有什麼就輸什麼,搞那麼複雜幹嘛?
像易則文、張興這樣的陳棋腦殘粉,則也在努力回憶著大學時期教過的補液方法,看能不能幫上忙。
他們是正規科班本科出身,對於臨床更嚴謹,恰恰能理解陳棋陳院長為什麼如此小心慎重。
只見陳棋這時候一邊看著天翻著白眼,一邊喃喃自語著,就跟瞎子算命一樣,其實腦子都快想破了。
「Parnd公式?不行不行,這個補液量大,使用不當可能出現液體超載現象,只能在血漿供應困難或成批燒傷早期現場救治時使用,醫院裡明顯不適合。
那Monafo公式?這個好像也不行,雖然補液量少,液體負荷輕,擴容迅速,但不良反應也較明顯,還需要密切監測血鈉、滲透壓,哪有這個條件啊?.
另外還有啥?Evans公式?Brooke公式?可這公式內容是啥?啊呀,我咋給忘了?完了完了。」
陳棋前世的外科學老師,這時候估計棺材板都蓋不住了,想爬起來打死這個不肖學生。
誰也不知道陳棋現在的內心是天人交戰,自己給自己加了很多戲,同時他的腦子跟電腦一樣一個個搜尋
過去。
忽然他一拍自己的巴掌,低罵了一句:
「笨蛋,幹嘛一定要學國外的,國內不是也有一套自己研究出來的公式嘛。」
後世大學課本上的,有一套第三軍醫大公式預算補液量,不過一般只應用於中度大面積燒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