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竇太后的話,看著竇太后針鋒相對的表情,薄皇后一時之間有些慌張。
她穩定了一下情緒,道:“回母后,兒臣願意拿出八十金。”
此言一出,全場譁然。
八十金,用來打水漂,捐給窮人,這可真不少了。
其實,薄皇后本來想捐十金的,但是被竇太后一逼問,不自覺的提高了到了八十金。
對於強勢的竇太后,她的心裡還是有些畏懼的。
說起來,大漢開國以來,曾為有一個皇后像她這麼弱勢。
上不能討太后、皇帝歡心,下不能得到妃嬪們的尊敬,她這個皇后實在是憋屈極了。
漢景帝還總想以“不賢”“無子”的罪過廢掉她。
如今,她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
。。。。。。
竇太后聽了薄皇后的“報價”,和她預想的金額大差不差,心裡還是十分滿意的。
但既然她是要拿薄皇后來殺雞儆猴,自然要表現出不滿的樣子。
只見竇太后的臉色一沉,道:“皇帝此刻為了災情徹夜難寐,皇后居然只肯出這麼一點錢財,也太不識大體了。難怪——”
言下之意,難怪皇帝會想要廢了皇后。
薄皇后聽到這幾句話,被嚇得一激靈。
她趕忙補充道:“母后教訓的是,是兒臣思慮不周了,兒臣願意出三百金,救濟那些苦難的百姓,幫助陛下排憂解難。”
三百金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大家都知道,皇后素來不得寵,得到的賞賜很少。
拿出這些錢,已經有點影響皇后的日常生活了,比如需要少做兩件衣服。
薄皇后心中暗道:我真的太難了。
竇太后十分滿意,當場稱讚了薄皇后,稱她是後宮的楷模。
打一棍子,喂一個棗,老套路了。
薄皇后之下,地位最高的就是劉榮的母親慄妃了。
本來,慄妃在劉榮的逼迫之下,打算忍痛捐出百金。
沒想到,竇太后的逼迫更狠,上來就壓榨了薄皇后三百金。
這時候,她再捐贈百金,就顯得有些寒酸了,必然要被薄太后懟一番。
於是,慄妃咬了咬牙,來了一個超級翻倍,捐贈了二百金。
慄妃生了三個皇子,算是比較受寵的妃子,拿出二百金對她來說不痛不癢。
但慄妃聰明,給出了的理由很充分:後宮之中,尊卑有序,她的捐款絕不能比薄皇后多。
本來竇太后照例想懟她一番,但想想她說的好像也對,於是就算了。
後宮之中,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有錢,有些妃嬪還是十分寒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