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的臉色變得很差很差。
他知道晁錯在朝堂上的人緣不好,但卻想不到居然會差到這種地步。
他看了看陶青,又看了看他身後的大臣們,道:
“你們都是這個意思?”
陶青等人回應道:“晁錯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天下之憤!”
漢景帝點了點頭,瞭然。
今天是個什麼日子啊,晁錯逼宮, 陶青也逼宮,真是有意思極了。
他揮揮手將眾人打發了。
“你們的心思,朕已經明白,稍後給你們答覆。”
說完,他就離開了宣室殿。
他知道,晁錯此刻正在等他。
他要去見見晁錯,這個他最信任的大臣。
幾十年來, 他對晁錯言聽計從,晁錯對他忠心耿耿,二人堪稱君臣表率。
他要質問晁錯,為什麼不跟自己商量,就做出瞭如此大膽的決定?
難道是恃寵而驕了嗎?難道晁錯就不怕自己真的殺了他嗎?
。。。。。。
帶著疑惑和憤怒,漢景帝來到了御史大夫晁錯的御史府,他要當面向晁錯問個明白。
當漢景帝踏進御史府的時候,晁錯已經在這裡等候多時了。
就在剛剛,他突擊審訊了楚王。
儘管楚王極度不配合,但晁錯還是順利完成了審訊,將楚王的罪行製成了卷宗,等候呈送給漢景帝審閱。
他謀劃削藩已經許多年了,對天下諸侯的罪行了如指掌。
楚王招供也罷,不招供也罷,都沒有什麼重要的。
重要的是漢景帝的態度。
晁錯唱了這麼一出大戲,觀眾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漢景帝。
如果漢景帝支援自己,則削藩大事定矣!
如果漢景帝不支援自己, 不過是丟官棄爵罷了,大不了再搭上一條性命就是了。
是的, 晁錯急了。
如果天下諸侯的勢力沒有如此強橫,晁錯不會如此的著急。
如果他們沒有犯下如此多的罪行,晁錯也不會如此的著急。
如果吳王等人對漢景帝不是如此的敵視,晁錯更不會如此的著急。
可惜沒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