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宣室殿。
漢景帝面前的桌案之上擺放著來自北方的奏報:
“匈奴入寇上郡、雲中各三萬騎,殺略千餘人而去。”
漢景帝的臉上很難看:該死的匈奴人,他們就是喂不熟的狼!
大漢開國以來,至今已與匈奴和親十次,送去了三位公主,金錢財寶不計其數。
匈奴人又是如何回報大漢的呢?
入我邊關,掠我財貨,殺我百姓,形同禽獸。
他們簡直不是人!
“又是一千多人。”漢景帝的心情十分悲憤。
屈指算算,這幾十年來,大漢被匈奴殺害、掠奪的人口總數已經不下二十萬了。
二十萬個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此血海之仇也!
。。。。。。
“該如何應對,匈奴眾卿議一議吧。”漢景帝沉聲說道。
朝議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
漢初的皇帝遠沒有後世那麼獨裁,宗室、外戚、功臣的勢力都十分強大,很多事情都是商量著來的。
漢景帝說完之後,條侯、車騎將軍周亞夫第一個跳了出來。
大漢的朝臣們按照對匈奴方略的不同,可以分為主戰派和主和派。
主戰派多為武將,勢力較主和派為弱,周亞夫就是主戰派的頭號人物。
只見他慷慨激昂的說道:
“陛下,匈奴欺我太甚,邊疆生靈塗炭,是可忍孰不可忍!”
“臣以為,唯有以暴制暴。是他們先挑起戰爭的,怨不得我們大漢。他們能入關,我們就能出關,”
“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為百姓報仇,為陛下雪恥!”
“此戰若不勝,請陛下治臣死罪!”
周亞夫說完之後,武將們紛紛應和。
國家遭受侵略,是他們這些武將的恥辱。
同時,對匈奴用兵正好可以給他們立功的機會。
大漢這些年休養生息,眾多軍官們全都沒有出頭之日。
他們早就迫切的盼望著一場大戰了。
沙場覓封侯。
。。。。。。
如果說周亞夫是主戰派的頭目,丞相陶青就是主和派的頭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