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無他,這個人身上有著呂氏的血脈。
於是,他們就汙衊劉盈的兒子們不是他的親生兒子。
是的,功臣們說劉盈的六個兒子全是野孩子。
無中生有的綠帽被死死的按在了劉盈的頭上。
哈哈,反正也挺逗的。
這些所謂的野兒子們,遲早是要被功臣集團殺掉的。
劉盈的兒子們不能當皇帝,那麼該迎立誰當皇帝呢?
這是擺在功臣集團面前的難題。
儘管他們當中未必沒有人想要自己當皇帝,但是天下人心在漢,四方劉氏諸侯虎視眈眈,他們也只能偷偷的想想罷了。
難度太大,幾乎沒可能。
這時候,最熱門的選手就是劉肥的兒子——齊王劉襄。
他算是長子長孫,名正言順。
同時他們哥兒幾個在滅呂之役中出力不少,早就將皇位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但是,功臣們不想立齊王劉襄為皇帝,因為他的母族勢力很強,舅舅們十分彪悍。
剛剛經歷了外戚擅權的功臣們,顯然不願意再次看到一個呂后。
代王劉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的名分夠:劉邦在世的最大的兒子。
同時,他的母親薄太后比較柔軟,不會成為下一個呂后。
迎立代王劉恆為皇帝唯一的障礙,就是他的呂氏王后及其兒子們了。
要是這些人以後為呂氏平反,清算功臣集團那可如何是好?
這是功臣集團最擔心的事情。
。。。。。。
畢竟他們乾的事,太過於瘋狂了。
幾乎和造反沒有什麼差別。
所謂呂氏作亂,不過是騙騙小孩子罷了。
事實上是一場政變。
呂后死後,呂氏仍然大權在握,皇帝是呂后的孫子、惠帝劉盈的兒子,和他們是一撥的。
他們這時候為什麼要作亂?他們腦子有坑嗎,自己造自己的反?
擺明了是功臣和劉氏諸侯們不滿呂氏專權,欲除之而後快罷了。
呂氏的勢力太弱,呂后死後,後人們全都不成器,才落了個族滅的下場。
功臣集團的所做作為,十分僭越,絕非臣子行徑。
有人就曾對漢文帝說,他們是功臣,絕非社稷臣。
功臣集團是十分畏懼自己以後被清算的。
當他們把自己的顧慮和代王劉恆說了之後,劉恆居然毅然決然的大義滅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