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是這麼說的,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如今,諸侯們的野心與日俱增,全都對著父皇虎視眈眈。天下的情形比當年賈誼所描述的還要可怕,實在是已經是火燒屁股的時候了。”
“因此,兒臣也贊同削藩。”
劉德是個讀書人,說話總喜歡引經據典,從書本中找點什麼依據。
劉閼與他正好相反,是一介武夫,說話很直白:
“父皇,以兒臣看,自從當年皇爺爺以代王的身份入主長安稱帝之後,那些諸侯就沒老實過。
“他們對咱們家就很不服氣,處處使絆子,總想著取代咱們,他們自己做皇帝,哼,白日做夢。”
“兒臣認為早就該削他們了,我願意為父皇做先鋒,他們哪個個不服,我就帶著臨江國的兵去揍他!”
。。。。。。
劉閼一番話,聽得漢景帝哈哈大笑。
劉閼這小子,還真是個小虎痴啊,動不動就要揍人。
天下諸侯,大多半都有異心,這是蝨子頭上的禿子,明擺著的事情。
這一點,連三個小孩子都能看清,怎麼母后就是看不清呢。
看到三個兒子都支援自己,漢景帝的心甚是欣慰。
在他看來,削藩是國策,有人支援他要削藩,沒人支援他也要削藩。
一日不削藩,大漢就一日不得安寧。諸侯們的勢力太過強大了,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漢廷的統治。
一日不削藩,朝廷就總得防備著諸侯們隨時可能造大漢的反,不可能騰出手來,全身心的投入到對匈奴的反擊當中。
是的,反擊匈奴,也是漢景帝和晁錯私下擬定的國策。
大漢立國七十年,一直對匈奴人卑躬屈膝,靠著送錢送女人,才能換來短暫的和平,這樣的日子,他真的過夠了。
要知道,匈奴人的人數並不多,才不過和大漢的一個縣相當啊。
以大漢天下之大,人口之眾多,居然幾十年來被匈奴人騎在脖子上拉屎撒尿,這是何等的屈辱!
不管是為了皇權的穩固,還是為了反擊匈奴,削藩都勢在必行。
攘外必先安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