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殘缺的“天道”,出現在他的眼前以後,此刻的他,已能夠看到這個世界在經歷上個“迴圈”以後留下的所有痕跡了。
他揮手間,一小撮金粉從“道”中脫離出來。進而,再度揮手,那“天道”便化作一道道流光,鑽入到了蘇葉的法相之中。
蘇葉創道以後,將天道的力量,與自己的法相相融合,此時他可以說是完全掌握了山海世界的脈絡!
法力,雖然也有提升。但更重要的,卻是他能夠看到,甚至是制定這個世界的“規則”。
當然了,這種力量,只是能維繫在這一次的“迴圈”之中。
而且正如之前所說的,蘇葉並沒有將目光僅僅放在山海世界中。
他的目光看向那一小撮金粉。這,正是曾經王輿、老者和蘇葉自己,乃至於諸子百家及鐘山四弟子留下的“痕跡”。
對比於一個大的迴圈,這痕跡很少。
而且,在一次天道輪迴中也有許多並不亞於這些痕跡的“道”。
可想而知,即使是現在的蘇葉,對比於一個完整的天道世界中誕生的驚才絕豔者,或許也並不能算的了什麼。
僅僅是一個輪迴迴圈,薪火道、造化道、大同道,這樣的道,亦或者是三乘法,涅槃法這樣的法。就出現過不止一次。
從三千紅塵世界也能看得出來。阿彌陀佛的後面,有提和竭羅,提和竭羅的後面,也會有釋迦牟尼,彌勒佛。摩醯首羅的後面,也會有魔主波旬。
蘇葉對比他們,最大的優勢或許並不是在對“道”的領悟。而更多的,是對“輪迴”之法的創造。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轉生”才是蘇葉最強大的力量。
在他領悟造化道、薪火道、大同道、涅槃法、三乘法的時候,雖然從一個世界的角度來看,蘇葉已經很難得了。
《劍來》
哪怕是摩醯首羅和阿彌陀佛,也認同蘇葉的三乘法。
可是別忘了,三乘法不是蘇葉一人專屬的。三乘法原本,是屬於釋迦牟尼的。
事實上在三清眼中,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諸天萬界中,類似的悟道者和求道者太多了。
唯有在他創造輪迴,使得諸天萬界有一線希望整合在一起的時候。
三清,才醒了過來。並且三清才會將蘇葉看在是能夠觸及到“太始世界”的人。
雖然道德天尊面對蘇葉、摩醯首羅、阿彌陀佛三人時,都是口稱“道友”。
但實際上,他真正的同道之人,只有蘇葉一人!
蘇葉屈指間。
那一小撮金粉有一部分衍化出來,落在他的眼前,在經歷一番變換後,很快……一個身穿白袍的儒雅中年人出現。
他相貌謙謹,目光堅定。在他的身後,似乎有著諸子百家的火焰燃燒。那火焰短暫熄滅之後,中年人的意識也迴歸到法象之上。
中年人,正是王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