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者,有時是“無情”的。
就好像摩醯首羅。
摩醯首羅為了求道,甚至不惜吞噬三千大世界。
如果不是因為有提和竭羅,那麼三千大世界的無數無辜生靈,恐怕也會難以輕易倖免。
雖然摩醯首羅的壯舉,在一般人眼中,可能是不可思議,令人震撼的。可是在三清的眼裡,卻著實是有些小家子氣,甚至是可笑。
《劍來》
吞併一方三千世界又能怎麼樣?諸天有萬界。難道,你還能一直吞噬諸天萬界?
要知道,諸天萬界之中,求道者無數。莫說摩醯首羅根本到達不了諸天萬界,即使能夠到達,也決計不會成功。
不斷地吞噬,鬥爭。總會有一日,會遇到比摩醯首羅更加強大的存在。最終失敗。
就算沒有遇到,三清也會出手,將摩醯首羅消滅。
當然了,摩醯首羅之所以會那麼做,其實也是因為她沒能觀測到諸天存在萬界的緣故。否則,摩醯首羅或許也不會採取“吞併”的方法,企圖以此跨越時空大海,到達“彼岸”。
而對於三清來說。
他們從蘇葉的經歷來看,能夠認知到蘇葉並非是摩醯首羅那般不擇手段的人。並且,的確是一個較為純粹的“求道者”。
這一方面,他們是認可蘇葉的。
但另一方面,他們卻不知道,未來的蘇葉,是否也會仍然如此純粹。
所以,三清不會允許,讓輪迴徹底超脫“大道”的規則。
輪迴,是要繼續下去。
甚至要出現一個比“輪迴”,更加能夠維繫諸天萬界的存在。
但是卻不會單純的,由蘇葉,以及摩醯首羅、阿彌陀佛等人去創造。
而是由三清。或者說,至少由三清……作為主導!
只見那太始世界的混沌星空之中,三個“道人”顯現以後。那道德天尊微笑說道:“始……或者應該稱呼為‘道兄’了罷?”
在蘇葉的前塵中,三人觀測到。道德天尊居三清之左,乃是三清中,出現最晚的人。因此,雖然其形象為鬚髮皆白的老人,但卻應當稱呼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一聲“道兄”。
聽到他如此說。
那元始天尊,面無表情,澹澹道:“你我三人,自大道演化,本無順序可言。何況,在那‘蘇葉’的前塵中所看,那‘道教’神話繁雜。東漢時獨尊道德天尊,南北朝時,才得以統一。但亦有‘一氣化三清’的說法,因此道兄之稱,便不必了。我等不如各自稱呼為‘道友’吧。”
靈寶天尊含笑拱手道:“見過道友!”
道德天尊亦面帶笑意,頷首:“見過道友!”
元始天尊雖面無表情,但也做出禮節:“見過兩位道友!”
這玄元始三天尊,追朔蘇葉的前塵,乃至於擴散到蘇葉前塵的世界之上。
他們對蘇葉經歷過的世界,甚至,比蘇葉本人,要更加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