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那個意外的原因……在那第二世時,蘇葉偶然救下了被叼入仞利天中的光目。如若沒有那一次,則光目心中誕生的“孝”會被迦樓羅當做是慾望的一種,帶入仞利天。
而正因為那一次,“孝”的保留,“記憶”的存續,讓光目將這種“思想”印入到了“金漆”,也就是“佛法”當中。
也就是說,對於光目來說,她的“寂滅”,她的“頓悟”和“佛性”,就是“孝”本身。
這讓蘇葉不由得想起了傳說中佛經當中的地藏王菩薩……那位地藏王菩薩,就是憑藉大孝和大願之力,成為了不啻於佛祖的大菩薩。
說起來,那位地藏王菩薩,似乎也被稱作是“光目女”。也許眼前的這位光目,便是地藏王菩薩的前身……
當然了。這也並不是絕對的。蘇葉知道,自己經歷的世界,都只是與自己認知中相似的世界而已。提和竭羅的佛國,未必是存在於自己認知中的佛教。
但無論如何,她的佛性,的確為對的。
佛在於寂滅,佛性在於慈悲,亦有所包容。只是在此之前,佛性唯一的意義就是“寂滅”,寂滅諸惡,離一切之相,方證為清淨。
而如今,光目則賦予了“佛性”以“孝”。
光目能做到,蘇葉也一定可以做得到。他在這最後的幾個月,嘗試將自己賦予佛性。而如今其含義,便在於“滅道”。
凡人有執念,高僧亦有執念,喚做“法執”。
“滅道”之含義,便是消滅法執。
蘇葉首先做的,消滅薪火道,就是“滅道”的一種。而在之後,他更是以梵音令自己達到“覺悟”的一種。
而如今,這種“道諦”已然初始形成。也是該看一看……它是不是真的能夠令自己看到出路了。
當然,同時,也要看一看光目,是否能夠在這“空劫”之中“涅槃”!
另一旁,光目看到蘇葉來到以後,眼中似乎浮現出幾分閃爍,她說道:“應供,你比以前更好看了。”
光目開口便是這一局。蘇葉微微一怔,旋即明白了她的含義。
光目的意思,並不是說自己長得好看了,事實上為了達到“滅道”的程度,在時間倉促之下,蘇葉滅除法執時自己周身是很狼狽的。
但光目看到的並不是表象,而是深處。她能夠感受到蘇葉靈魂的澄淨。
在此之前,蘇葉的靈魂也是很澄淨的。但是卻猶如一團火焰一樣,生人勿進。而這與“金漆”是違背的。所以空劫也是要“滅火”的。如今的蘇葉,則完全不同於之前。
蘇葉看著光目,也說道:“你也一樣。你比以前更具有穎悟了。”
蘇葉也能夠看到,光目身上的澄澈。
而此刻,談話之間,“空劫”已然降臨!
無聲的大震動。
緊接著,一種絕滅萬物的大寂靜,帶著無比的蒼白,轟然而至。
仞利天在這種大寂滅之下,萬物開始褪色。直到如今為止,都在蘇葉的預料之中,他也看到過不止一次了。
而這一次,卻似乎有些不同……
因為光目的存在!
“蒼白”降臨,很快吞噬了三人。便在此刻,蘇葉、光目二人周身閃爍出了一片片的“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