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
如果是以一般的嘗試來聽,看似是一種很不可思議和無法理解的事情。
可是,如今聽在蘇葉的耳中,他卻猶如醍醐灌頂一般,彷佛從混沌的迷霧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蘇葉看向光目。
他發現,光目身上的“金漆”直到現在,也仍然存在著。或許這個少女並不是因為本性的誕生而失去了佛性,反而是因為擁有佛性,而產生了本性。
《基因大時代》
蘇葉忽然意識到一件事情。
一直以來,他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上,嘗試的就一直是以“造化道”和薪火道,尤其是以“薪火道”,來試圖對抗沙中世界的力量。
“造化道”乃是萬物之基礎,萬物道法都可以看到造化道的影子,或許可以姑且不論。
但是,薪火道,乃是燭龍的道。
用它去獲得力量,其實已經是在否認眼前存在的“道”了。
當然了,蘇葉有王輿的大同思想,理解什麼是“不同而和”。但,這個思想,僅僅只是針對於他自己的。而並不是以這個思想,去強加給別人。比如王輿,便不會將大同道的思想強加給葛喬等人。
更何況,蘇葉自己都沒有真正的去接受“佛”的存在。而是從一開始,就否認了佛的道路。他雖然敬佩提和竭羅,但也“敬而遠之”了。既然已經“遠之”,那提和竭羅,自也不會和他接近。
“天外有天,苦海無涯。看來我要走的路還很長。”
蘇葉不由感慨。
他自以為自己已經是神靈一般的存在了,可正因為如此之思想,卻反而忘記了他本就是一個“求道者”而不是“得道者”。
既然是“求道者”,若一直秉持著薪火道,敝帚自珍,又如何還需要去求道?
而且,若是蘇葉真的堅定信仰薪火道,乃至於像王輿一樣,不惜付出生命倒也罷了。
但問題是,他並不是。
他對薪火道的思想有些是贊同,有些又否認。而更多的,則是當成是一種提升自己,使自己進步的“工具”。
這麼做其實並不算錯,薪火道聚集的薪火也是天地造化的一種。只要心中無懷褻瀆,借天地之力尋道,存續,本就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然而,如果僅僅是將這當成是唯一的“救命稻草”,那就不對了。
蘇葉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燭龍會選擇孑然離開西北星天。
也許燭龍要比自己更加有魄力。不,並不是也許,燭龍的確是比自己更有魄力的。
“應供?可知我母在何處?”
此時,光目的聲音又響起。
蘇葉看向光目,他張開口,對光目道:“你母親在仞利天深處,她方來到時,便為我解救安置了下來,你可徑自前往見之。”
光目大喜,對蘇葉道謝:“多謝應供!”隨即向仞利天的深處離去了。
看著光目離開的背影,蘇葉的目光逐漸變得堅定了起來。
他周身的火焰,開始漸漸消散。
不僅如此,蘇葉直到現在九個多月積攢的薪火,也在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