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葉當然不會那麼做。
畢竟,他的目的是想要和提和竭羅一起找出一個對抗末法的“道”,而不是將須彌世界毀滅。
而且如果他那麼做了,兩者的平衡將會被打破。
提和竭羅之所以現在還沒有徹底將蘇葉消滅,並不是因為她不能,只是因為那很困難。
畢竟,消滅蘇葉的肉身容易,但蘇葉的靈魂卻是特殊的。而且,在老者的啟發下,領悟了“存在”的本質。
就算消滅蘇葉一次,蘇葉也可以再次重生,而且只要自己不主動離開這裡,就能夠始終在這裡重生。
想要徹底把蘇葉的靈魂趕出這個世界,不是做不到,但提和竭羅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很可能,半個須彌世界,都要因此而不復存在。甚至若是處理不當,讓蘇葉成為類似“魔羅”的存在,甚至整個須彌世界,都要淪至覆滅。
但若是蘇葉真的像他說的那樣,強行以薪火道給比丘們啟智,那麼,提和竭羅也只能如此做了。
幸好的是,無論是他,還是提和竭羅,兩個人都是真正的“求道者”。
他們的目的是一樣的。雖然方法不同,但心性,卻又微妙的和諧。
所以他們不會以最極端的方法,去拼個魚死網破。當然,前提是蘇葉不踐踏提和竭羅的“求道之法”。
道不同,雖不相為謀,但卻也不必大打出手。甚至可以相互敬佩。這才是蘇葉、提和竭羅,乃至於王輿和老者之間存在的一種默契。
鐘山的四個弟子,或許都還未達到如此的心性。
所以,蘇葉甚至很欽佩提和竭羅的“慈悲”。當然,也有點驚心於她的“狠辣”。蘇葉知道,她這麼做,內心也是極為痛苦的。
而另一方面,提和竭羅對蘇葉的毅力也是有些好感的。
在她的眼中,蘇葉雖然很可能是偶然闖入到這個世界中的。但是卻一直在“求索”,而不是像那些“古佛”一樣,捨棄了這個世界。
如果蘇葉是“佛”,或許,他們會是同道中人。
當然,這些暫且不論。因為這些,也都是意義不大的事情。
總之,蘇葉也不知道自己在須彌世界,經歷了多少世。
大概有八九十世吧。
當然,實際上的時間並不長。只有“八九十年”而已。
畢竟成住壞空,在須彌世界為一年一度。
這八九十年,蘇葉一直在尋找一種度過劫難的方法,但他卻始終找不到。
直到,契機的出現。
……
……
光目是有一個母親的。
她的母親和比丘國的比丘們一樣,篤信提和竭羅,性格溫柔,相貌年輕。
這是蘇葉在經歷了又一世以後的一次發現。
那就是,光目的母親,產生了一種不可抑制的“本能”。
這其實並不是很罕見的。
事實上,仞利天中,每年都要被迦樓羅叼進數以十萬計,甚至數十萬的生靈。
這些生靈,對比仞利天中生靈的總數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可是,也仍然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在這些歲月中,蘇葉也看到過熟悉的面孔,雖然很少,但也總是有的。
光目的母親,也是其中之一。
那一日,是“壞劫”剛剛結束。蘇葉便看到光目的母親被迦樓羅叼到了仞利天中。
蘇葉此世正在仞利天中,也沒能阻止。
不過說實話,經歷了這麼多世的輪迴,他已經看的有些習慣了。因此心中也沒有太多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