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客許德士指出此舉正中楊嗣昌的下懷,陳新甲是楊嗣昌的人,必然主和。
盧象升便打消了這個念頭,致書楊嗣昌表示自己將繼續同清軍戰鬥到底。
楊嗣昌的謀劃落空,遂不在回信。
然後免了盧象升的兵部尚書銜,讓他以侍郎的官職主持工作。
但高起潛可不是個善茬,他被崇禎認為是個懂軍事的,皇帝也非常信任他。
可在實際操作上,監視軍隊打孔有德都被打的大敗,然後撿死屍割人頭冒功。
待到後面被派去給曹文詔、左良玉等人監軍,他帶頭侵吞剋扣軍用物資,面對敵人他往往是率領精兵先行逃跑。
總之平定農民起義軍的叛亂不重要,精兵必須得先保護我的安全。
最後這些將領皆是開始擺爛,崇禎把所有監軍都撤回來,只留下高起潛這麼一個擅長軍事的太監。
當高起潛去下面視察部隊,要求所有人都得對他行軍禮,幾個官員上書彈劾,都被皇帝給革職。
高起潛如此行徑,完全是靠著皇帝的偏聽偏信。
多爾袞派遣部分人馬由順義南下,兵鋒直指東直門,意圖吸引明軍兵力。
盧象升面對清兵的頻繁進攻,日夜督兵力戰。
夜,清兵移兵德勝門外北土城,盧象升領軍交戰。
天亮又與清軍交戰於西直門,獲老舊炸膛等十餘門巨炮。
清軍趁勢撤退。
盧象升請求乘勝追擊,經過眾官討論,崇禎到第二天下午才批准追擊,但為時已晚。
這個時候高起潛則是暗中派人去追擊清軍,想要撿便宜,到時候跟皇帝報功。
結果他的部下劉博璐被清軍大敗於盧溝橋。
高起潛慌了,本以為是手拿把掐的搶功,在皇帝面前露臉。
結果大敗特敗,他想要瞞也瞞不住。
高起潛只能倒打一耙,在皇帝面前說盧象升不適合作戰領兵對清軍作戰,易上當,且易錯失良機。
崇禎也不覺得是他耽誤時間導致沒有狠狠的咬住清軍,讓他們有所準備。
當高起潛這個「非常懂」軍事的太監給出建議,崇禎坐不住了。
他開始召集洪承疇領兵來援,洪承疇知道不能再拖,先派遣降將白廣恩率領幾萬人馬先行。
一方面是為了響應皇帝的話,一方面是為了迷惑李自成。
讓他以為朝廷大軍直接跑去支援京師,對付清軍。
沒等李自成高興幾天,洪承疇就率領精銳士卒打的剛剛想要均田免賦的李自成。
李自成被打的身負重傷,妻女皆被俘,只剩下十七人,跑到了河南、陝西邊境的大山裡躲藏。
五省總督洪承疇這次啊親自帶領左光先、王承胤,號稱合眾十五萬人,向著京師進發。
洪承疇希望抵禦清軍之前,陛下能夠給下發些軍餉。
畢竟這麼多人前去解圍,人吃馬嚼,損耗極大,無論如何都得給錢。
否則有人當場叛亂,也不是不可能的。
洪承疇沒了基本盤之後,軍餉的問題是相當不好解決。
盧象升對於朝廷上的風向不敏感,作為勤王總指揮他決定進據保定,命諸將分道出擊,大戰於慶都(今河北望都),斬清軍三百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