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內附關內後,又因聚集地不同,重新按地域區分成各個部落,其中以四個部落群體最大,依次為平夏部、六府部、東山部和南山部。
其中以拓跋氏的平夏部勢力最勝,目前的首領便是拓跋思恭,即李思恭。
南山部同樣歸屬拓跋氏,目前的首領便是名義上領鄜坊節度使的拓跋思孝(即李思孝)。
而慶州同樣是党項人的聚集地,盤踞此地的是党項東山部,首領為野利氏。
若蘇文建真勾結了党項東山部,再
一同入侵邠州,已是錢糧枯竭的楊守信必不能敵。而等到那時,朝廷再要收復邠州,也必定麻煩得多。
看來得儘快出兵邠寧……
但回覆楊守業,李曄另有說辭,他冷笑兩聲道:「這便是你口中的功勞?你說的這些,朕早已瞭然,又何須你再來說一遍。」
「奴婢還有話要說,還有話說。」楊守業忙道,「奴婢豈敢在大家面前胡亂表功?方才所說,只是替大家分析邠州時局,而奴婢將要做的,是不費一兵一卒,便替大家將邠州收回來。」
楊守業手無一兵一卒,除了忽悠楊守信外,如何能替朝廷收回邠州?
李曄心中瞭然,依然是冷笑不止:「你倒是會搶功勞!以邠州目前的窘狀,楊守信自然會來向朕求助,何時需要你在中間上跳下竄?」
楊守業忙擺手解釋道:「大家有所不知,那楊守信頑固不化,奴婢曾多番勸他回到京城,大家是四海天子,恩德廣佈,一定會收容他的,可他卻總是不聽……如今大家要等他主動來求助,怕是不容易等到……」
聽聞這句話,李曄心中頓生厭惡。
你二人兄弟相稱,且你楊守業能苟活至今,還不是全靠了楊守信的幫扶?如今為了謀求個人出路,竟毫無情義,在自己面前大說楊守信不忠……
李曄不會為心中情感左右,只冷靜問道:「既然楊守信不聽勸,你又如何能說服他交出邠州?」
楊守業不肯直說,諂媚地笑道:「大家放心,奴婢自有辦法。」
李曄心中厭惡更濃。
他再不想浪費時間,來同楊守業鬥心機,不耐煩地揮手道:「那就按你的辦法去做吧。只要你能說服楊守信交還邠州,朕保你下半生富貴。」
「謝大家,謝大家……大家聖明……」
楊守業大喜,忙磕頭謝恩。
跪送天子離開後,楊守業不忘向黃海言恩:「這次可多虧黃監令了。監令放心,大恩大德,小的必當求報。」
聽楊守業自稱「小的」,黃海難免得意,回道:「楊少監多禮了。」
想當初,他在禁內不過是個掌勺的下人,與背靠楊復恭、身居高位的楊守業不同相提而論。說句不受聽的,那時候的楊守業想要處置他,都不用親手動手,隨便動根手指頭就行了。
可如今,身份轉變,輪到楊守業來向他搖尾乞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