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高速行駛的F1賽車,如果不小心進入灰塵堆積的路面,很容易出現車輛抓地力下降的現象。
一旦出現抓地力下降,就有可能導致車輛失控。
而且灰塵堆積的路面,也並非是最佳行車線路。
即便有膽大的人想在彎道進行超車,不得不進入灰塵堆積的路面試圖晚剎車,然後提前卡位完成超車。
可是這種操作方式,每一次都充滿了巨大的風險。
也正是因為在賽場上養成的習慣,大家遇到很髒的路面時都會減速。
而現在,雖然圍繞著汽車產業園這一圈的路面是剛剛修好的瀝青路,可是同樣是瀝青路面,卻不可跟賽車場的瀝青路面相提並論。
再加上野外的環境無人打掃,這裡的灰塵遠遠高於賽車場的賽道。
可即便如此,當一條大直道有人加速到400公里時,卻依舊發現這輛車操控極其穩定。
而且除了F1的賽車,這些人從未聽說過量產的效能跑車中,有哪家品牌的車子可以跑到400公里以上。
而且看這輛車的時速表,上面居然標記著450公里的極限。
如果放到正規的賽車場,這輛車的極限速度或許可以達到450公里。
甚至,F1
的職業賽車手駕駛體驗過之後,感覺這輛車的加速效能雖然略遜於F1賽車,可是一旦進入直線路段,未必會被F1賽車所拋離。
有了這樣的震撼感覺之後,每個人都格外享受此時此刻的架勢。
而那些暫時排不上隊的人員,只能瘋狂的按動快門記錄每一輛駛過的超級跑車。
這些人並沒有浪費時間,而是把所有拍到的畫面第一時間便傳送到了總部。
隨著網路上越來越多的照片被髮出,各大汽車品牌也一直盯著這些新聞。
眼下最火熱的幾家超薄品牌,無論是品牌的擁有者,還是品牌的管理者,又或者為這家品牌打工的職工。
甚至到了最後,無論是這些汽車品牌的消費者,還是隻是作為車迷永遠買不起,卻永遠支援的一夥人。
大家都在關注著小黃人汽車釋出的超跑。
有些媒體團隊攜帶著測速儀,透過現場拍攝的影片,能夠看到測速儀記錄下來的速度是405公里。
如此高的速度,讓很多超跑愛好者都感到不可思議。
「電動車都能跑這麼快嗎?之前我好像看到過一個帖子,說電動車的電動機雖然加速很勐,可是到了後段就會動力疲乏。
遠遠不是內燃機的敵手,無論如何都比不過眼下在市場上能買到的各種超跑。
要是我沒記錯的話,現在所有的量產超跑之中,尤其是沒有經過改裝之前,根本不可能超過350公里。
只有那些被瘋狂改造之後的汽車,才有可能在純粹的直線路面超過400多公里的時速。
然而這種經過深度化改裝的超跑,已經脫離了量產車的範疇。
遠遠達不到各個國家對於這輛車的效能要求,以及安全規範上面的要求。」看著最新的新聞大家積極的在討論。
「我怎麼感覺他的測速儀像是壞了一樣,怎麼可能會跑得這麼快?
就算使用了外星人的科技,這未免也太離譜了些。」有些人本想高談闊論一番,可是一提到外星人科技的時候,卻只能無奈的把剛剛打出來的字全部刪掉。
畢竟,能跨越廣袤宇宙來到太陽系的科技文明。
這是人類想都不敢想的存在,能夠超越人類的現有科技,這本身就是整個人類達成共識的事情。
「離譜嗎?我覺得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