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網上的資訊,對李悅的衝擊簡直是顛覆性的破壞。
自從考上大學之後,確切的說進入高中之後,所接收到的訊息都是大洋彼岸乃是全球科技的中心。
如果想要發展科技大洋彼岸是首選,沒有人能夠跟大洋彼岸平起平坐,自然也就談不上有超越的可能性。
【鑑於大環境如此,
畢竟,在幾十年前國內連電視機都沒有普及的時候,人家都已經把太空人送上了月球。
即便是現在,在電腦的硬體產業中,所有的硬體都跟大洋彼岸緊緊相關聯。
只要人們能夠說出的品牌,都來自於大洋彼岸。
雖然在彎彎有很多廠家推出的硬體品牌也暢銷全球,可是這些品牌全都是代工廠家,嚴格來說根本不會統計在內。
因為這些廠家對未來技術提供不了任何影響力,上游的晶片廠商設計生產什麼樣的晶片,下游的代工廠商只能按部就班的進行設計製造相應的配套產品。
就像英特爾的CPU,頻繁的更改針腳介面,作為下游的廠商也只能是默默的生產著符合介面標準的一代又一代主機板。
CPU的介面系統並不像記憶體條一樣,記憶體條在主機板上的介面有一個行業內的標準體系可以執行,大家只需要按照這個標準去生產,就不存在不相容的問題。
然而像英特爾跟AMD這樣的廠商,只是自己單方面的設計介面,下游的廠商沒辦法提出任何建議。
以至於英特爾跟AMD每更換一代CPU,就會淘汰一批主機板。
雖然AMD在曾經想要更改這一局面,讓一個時間段內的CPU能夠相容相當長時間內所生產的主機板。
可是因為晶片的迭代,以及主機板晶片的效能逐漸落後,這種想法也只能在短時間內有效。
例如五年內所生產的主機板跟CPU,即便型號不一樣或許還可以照常使用。
可一旦時間線拉長,主機板上不可更改的晶片,已經逐漸跟不上最新款CPU的效能,成了木桶原理中最短的那一道板。
而英特爾則沒有這方面的考慮,幾乎每一代CPU都會更改介面。
這就導致,電腦硬體的成本被一次次推高。
如果一個介面可以長時間保持不變,十年後所生產的CPU,依舊可以使用在十年前的主機板。
即便主機板上的一些晶片效能已經遠遠落後,可是對於某些消費者來說,未必不能夠接受。
每一次新產品的推出,代工廠商的主機板也會隨之更新。
因為兩種產品都是全新的標準,在投放市場時也會保持相當高的價格。
這就導致,無論消費者什麼時候組裝電腦,他們都能買得到市場上最新最貴的產品。
這種詭異的現象,反而也能讓主機板廠商狠狠的撈上一筆。
不過,因為英特爾更新迭代的原因,最先推出的主機板晶片價格同樣不菲。這些硬體廠商在採購第一批晶片時,也要花費相當大的成本。
此刻,拋開這些技術上的事情不談,李悅最不能接受的事情就是英特爾跟AMD這些頂流廠商竟然一夜之間被翻盤。
「不好意思,我最近實在是沒怎麼關注這方面的資訊。
能不能等我瞭解一段時間之後,再給你們答覆呢?」李悅此時此刻雖然還沒有了解完所有的資訊,但是已經不打算給這些老外提供清華大學學生的身份。
能不能利用畢業生的身份購買還是個未知數,如果能購買李悅更想為自己購買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