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隨著新式電腦即將上市的訊息傳遍網路,這些發酵與中文網際網路絡的新聞內容,以極快的速度翻譯並且送上了各個國家網際網路的頭版頭條。
當很多消費者還沒有來得及反應時,以英特爾跟amd為首的一眾西方電腦硬體品牌商,此時此刻都是一臉絕望的模樣。
最初,當小黃人科技公司釋出自己的電腦系統時,雖然引起了大範圍的恐慌與震動,同時也引發了股票的連續暴跌。
可是,無論是新聞的評論員,還是各家公司對於小黃人科技公司的量產預估,大家都覺得這家公司短時間內沒辦法大批次量產。
根據眾人手上掌握的情報,並沒有在種花家挖掘出小黃人科技公司的生產線。
現在僅僅是知曉小黃人科技公司的手機生產線在何處。
按照這些情報推測,大家預估小黃人科技公司的電腦會在一年之後大規模量產。
可是小黃人科技公司成立小黃人連鎖網咖時,所有的品牌公司就已經猜到他們的判斷出了重大失誤。
如今,小黃人科技公司已經要開始大批次的出貨。
一旦這些電腦成批次的上市,那麼消費者的觀望情緒就會愈加濃烈。
眼瞅著這些電腦即將要上市,而且給出了極為準確的時間,但凡有購買電腦慾望的消費者,都不會把自己的錢在眼下的時間點去消費掉。
除了擔憂消費者購買之外,西方的各種電腦品牌商,他們更擔心一旦消費者有了絕佳的使用體驗後,會一傳十十傳百的形成口碑效應。
每一家廠商都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追趕小黃人科技公司,這種絕望是發自心底撕心裂肺的嚎叫。
至少未來兩到三年,這天下是小黃人電腦的天下。
不僅如此,小黃人科技公司宣佈的價格更讓大家感到膽寒。
一萬塊人民幣就能購買一臺不包含顯示器的主機,這就意味著在西方世界中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能買得起。
甚至這筆消費支出只佔他們日常消費的很小部分,畢竟一萬人民幣摺合外匯也不過一千多美金而已。
一千多美金的價格,在沒有小黃人科技公司生產電腦之前,英特爾主打的頂配cpu所裝配的電腦,其價格就已經超過了一千美元以上。
又是同樣的手法,跟手機行業的悲劇一模一樣。
小黃人科技公司推出的手機,其價格比摩托羅拉跟諾基亞的旗艦款還要便宜,但是效能卻遠超對方几十倍。
這種超級價效比,瞬間就讓這兩家公司付出了慘澹的代價。
雖然說在市面上,普通消費者根本沒有辦法用官方價格購買到手機,甚至要加價百分之七十八十以上。
然而,即便如此,即便比買一臺摩托羅拉跟諾基亞付出更多的金錢,消費者們仍舊趨之若鶩。
如今,同樣的銷售手法出現在了電腦市場,所有人都不清楚即將要發生的事情會慘烈到何種地步。
大家只能根據手機行業發生的加價行為進行猜測,可即便如此,即便小黃人科技公司推出的電腦售價高達三千甚至四千美金,按照價效比的比例去計算的話,這也是遠遠超過當下電腦的價值。
甚至用五千美金去購買如此強大效能的電腦,也沒有人會覺得感到吃虧。
如果用當下電腦的效能進化時間表去估算,當下購買一臺頂配英特爾需要兩千一百美金。
按照現代硬體的貶值速度去計算,兩年之後想要體驗到更好的硬體系統,依舊要支出兩千一到兩千五百美金之間。
而兩年之後,按照當下硬體廠商的工藝水平,也遠遠達不到小黃人科技公司的高度。
恐怕大家需要的時間還要加上兩年甚至四年。
也就意味著,消費者如果兩年更換一次最頂配的硬體,那麼在未來的六年時間內,消費者至少要支出一萬美元左右。
可即便到了六年之後,誰也不敢保證他們在六年後造出來的電腦,能夠比得上現在小黃人的硬體水平。
然而這個世界是非常殘酷的,尤其是在時間面前。
當這些西方品牌在努力改善自己的製造工藝,一步一步追上來的時候,這六年的時間小黃人科技公司也不會停下自己前進的腳步。
這也就意味著,大家仍然需要奮起直追。
即便小黃人科技公司六年內原地踏步,消費者所付出的金錢代價,也會讓這些西方品牌感到絕望。
他們沒有辦法用道德綁架的方式,去讓這些消費者把口袋裡的美元全部投給他們。
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曾經拜倒在她們石榴裙下的消費者,花著讓人只流口水的美金,去購買小黃人科技公司所推出的電腦硬體系統。
而這一筆支出,就算連續翻倍,也絕對不會超過八千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