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這這一次的商業談判,完完全全屬於驚喜的範疇。
本以為張路帶給自己的晶片生產線,很有可能是來自歐洲的那一套增加了GPS定位以及各種加密程式的二十二奈米。
到時候,看著這一套來自未來的二十二奈米生產線,很有可能需要連續幾年的時間進行破解。
如果能夠破解,還算有所收穫。
如果這套裝置被人增加了一些自毀程式,哪怕僅僅是軟體範疇的自我毀滅,也足以讓這條二十二奈米的生產線在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之內發揮不出任何作用。
如今,雖然是一條二十八奈米的生產線,可是透過重複的光刻操作,這條生產線在不計成本的前提下是可以生產七奈米的晶片。
只不過,這種不計成本往往代價很高。
晶片的合格率,良品率,會非常的低。
也只有軍需品,才會如此的不計代價。
而蘇安所生產的可是民用消費品,追求的是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良品率。
再加上,在這二零零二年的時
空裡,短時間內對全球還有技術領先。
也不可能在沒有同行業者競爭壓力的情況下,自殺式的去開啟強行生產七奈米晶片的操作。
而真正意義上七奈米的生產線,所生產出來的七奈米晶片。
在良品率這一關鍵數值上,遠遠超過二十八奈米的二次曝光工藝。
不過,更加重要的是,這些裝置很可能傳送過來之後就可以使用。
現在就差找人驗收,以及在二零零二年無塵車間的建設。
在金錢的驅使之下,張路很輕易地便湊齊了一個二十人的專家團。
而為了讓這二十個人給自己去驗收這一整套的生產線裝置,張路給這二十個人每人開出了兩百萬人民幣的辛苦費。
五天時間,這二十個人一直在尼康的晶片生產線上仔仔細細研究每一臺裝置。
這二十個人雖然在國內沒有接觸過二十八奈米的生產線,可是這麼多年來所幹的本職工作,從來沒有偏離過晶片研發的領域。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接受到了這一份時間短,高報酬,待遇好的工作。
當確認這些裝置沒有任何問題之後,一隻六十個人的安保團隊隨即進入到了工廠。
之後,預計三週時間,所有的裝置都將進行打包裝入集裝箱。
三週之後,六架包機將直接飛往南非。
原本要進行海運的設想,無論是從時間上,還是裝置運輸的安全問題上,二十位專家給出的建議是使用空運。
雖然從霓虹國運送到南非使用了航空運輸,可是這樣的航空運輸,張路不曉得蘇安能否接收到航空快遞。
為了確認蘇安能否接收到這樣的航空快遞,張路決定包機測試一番。
而蘇安收到張路的測試請求之後,立馬給予了肯定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