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時候,正是需要把過剩電力儲存起來的關鍵時刻。
電動車的電池,無疑是消耗這種過剩狀態的絕佳儲存。
與其國家花大錢去建設電力儲存中心,不如讓全民參與,一起分擔電能的夜間儲存壓力。
電動車除了能夠消耗夜間的發電量之外,還有著巨大的戰略安全優勢。
內燃機車跟氫能源車,過度依賴加油站。
且不說製造氫能源同樣需要浪費大量的電能,一旦發生任何災害以及戰爭,氫能源的製造中心一旦被摧毀,所有的車輛就只能當成擺設。
如果是私家車也就罷了,大不了普通百姓騎腳踏車上路。
可是公共交透過度依賴氫能源,一旦氫能源的製造中心被摧毀,公共交通就將進入癱瘓狀態。
電動車雖然也有發電站被摧毀的風險,可是隻要有太陽能的存在,電動車隨時隨刻都能保持運動狀態。
發射到火星的火星車,依靠太陽能板可以持續執行十幾年的時間。
這是任何能源,哪怕是核能都無法相媲美的存在。
一輛核能量的火星車,最多也只能搭載一個工期執行三十年左右的核電池。
而太陽能板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火星上的沙塵暴。
只要太陽能板一直處於乾淨整潔的狀態,其執行能力遠遠超過核能。
對於一輛在地球上行駛的電動車來說,只要搭在一塊可以摺疊的太陽能板,至少可以保證在發電廠被摧毀的情況下,依舊可以正常的使用。
就憑這兩點好處,新能源被淘汰實屬明智之舉。
霓虹國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點錯了科技樹,而是一次又一次。
幾十年前,在電視機還是模擬訊號的時候,霓虹國的幾家公司巨頭掌握了大量的專利,尤其是模擬訊號邁入高畫質時代的關鍵時刻。
歐美的財團眼睜睜看著霓虹國幾家巨頭壟斷了高畫質模擬訊號的專利,無奈之下集體轉向進入數字時代。
數字時代到來之後,霓虹國的所有高畫質專利瞬間成為了廢紙。
而當霓虹國把個人隨身聽做到人類歷史上工業奇蹟的時候,憑藉著手中大量的專利,準備讓全球人類人手一臺的時候,&np3播放器橫空出世。
之後的網際網路對於霓虹國來說更是一場災難。
霓虹國所有財團在網際網路到來之際,竟然沒有一家公司搭上這趟高速列車。
對於幾十年後的現代人來說,大家總以為霓虹國是連續的點錯科技樹!
可是如果這些科技樹是以歐美為中心去點亮的話,絕對不會出現所謂的點錯一詞。
一個不掌握核心市場的小國家,野心大於實力之後,只能是一次次的被人忽視。
再加上,大洋彼岸的山姆大叔,早已對霓虹國有了意見。
又怎麼可能容許他們做大做強。
原本有機會超越英特爾,成為世界上最先進晶片加工工藝的尼康,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之下時至今日勉強進入二十八奈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