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南光最開始的時候一直想要呼籲,呼籲眼前的小小實習生好好寫這次的採訪。
爭取讓更多的國人看到,自主生產晶片的重要性。
可是隨著兩個人聊的越來越多,倪南光驚訝的發現,別看這實習生年齡小,可是對於晶片的眼光甚至並不比自己差。
在很多問題上,甚至那長遠的眼光,比自己還考慮的更透徹。
這種驚訝的發現,讓倪南光頻頻的用手去扶自己的眼睛。
按理說,他一個小記者,應該是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
可是,為什麼對於半導體產業如此瞭解。
如果說為了採訪,做一做功課,那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這種功課,是跳不出當下的思維跟眼光。
甚至因為做功課,去看別人的報道,別人雜誌的內容,反而會被對方帶著跑。
就像很多媒體在預測,21世紀的汽車,一定能實現天上飛行。
於是很多人都去相信,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一定是向天上去飛。
可是剛剛這位實習生卻給了完完全全不同的解讀。
眼前這位實習生告訴自己,未來的汽車一定是智慧化,網路化,汽車不會向天上發展。
保險公司不會同意,普通民眾不會同意,空軍也不會同意。
只有那些腦子進水的人,會去這樣設想。
就連汽車生產廠家都不會去考慮。
汽車是消費品,消費者考慮的第一件事,永遠都是價格跟使用成本。
會飛的汽車,一定比不會飛的貴,這一定是鐵律。
會飛的汽車,一但掉下來,那損失保險公司會罵街。
會飛的汽車,消費者的使用成本只會更高,要不要交航線費用,要不要交空管的費用?要不要交更多更貴的保險?
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見識,甚至可以跳出當下的時空。
這種思維能力,真的是非常的少見。
“其實,彎道超車並非不可能...”就在倪南光心中對他大加讚賞的時候,這年輕人居然瞬間就180度大轉變。
哎...終歸還是太年輕了。
“哦,那你說說,如何彎道超車?”如果放在以前,倪南光就在端茶送客了。
可是因為這年輕人給了自己太多的驚喜,此時倒也能壓住性子聽聽他怎麼說。
科學不是迷信,他有自己的發展規律。
就像古代的人類農耕文明,不可能瞬間電燈電話甚至網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