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先生在楚國,雖或多或少有些過節,但一起立過的那些功績,卻也是明明白白的。群舒之戰,巢邑之戰,乃至後來的朱方之戰,先生與家父所立之功,可謂是驚天動地。如此至交之恩怨,又豈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的?”
“所以奢還望先生,能看在與家父的交情上,日後若我伍家有難,還請先生護佑一二。”
….
言罷,伍奢躬身一揖。
常言道,虎父無犬子。
伍舉這個老狐狸的兒子,自然也非同尋常。
而這幾句話,也確實可謂是說到了李然心坎裡去了。
他與伍舉的朝堂之爭乃是事實,而他之所以能在楚國揚名立萬,建功立業,其背後也的確都有著伍舉的影子。
“大夫言重了。”
李然抬手示意伍奢不必行此大禮,而後急忙道:
“世事無常,大夫又何以料定,然未來一定會與楚國為敵呢?就算為敵,以然之綿力,又能對楚國做些什麼呢?”
“大夫此言,實在是有些杞人憂天了呀。”
伍奢聞言,不由又是一嘆,並甚為惆悵的道:
“先生不必寬慰奢,而今我楚國之現狀,有目共睹,奢又豈能不自知?”
“照著大王的性子,再有個三年五載,我楚國之勢必定積重難返。屆時還不知會是怎樣的一副光景。到那時,先生既已離開楚國,想必見得楚國如此狀況,也很難按捺得住吧?”
“即便先生高義,不至於落井下石。可中原諸國呢?他們又豈能無動於衷,一旦他們趁火打劫,我伍家又豈能獨善其身?”
“所以,奢懇請先生,屆時還請先生務必能保我伍家上下週全。”
伍奢這話已經說得很是明白了,幾乎是個人都能聽得懂。
從這也不難看出,伍奢在楚國朝堂之上雖沒有什麼大作為,但此人目光很是長遠,看問題也很是清晰透徹。
“既如此,然便答應大夫,倘若當真有這麼一日,然自會念及舊情,盡力周全伍家。”
李然也不再矯情,當即便答應了下來。
因為,對於這件事,李然很是清楚,伍家最後的結局,又哪裡是他能夠左右得了的?最後覆滅他們伍家的,根本就不是什麼中原諸國,而是下一任的楚王!
只不過,此時的伍奢,聽得李然的諾言後,頓時再度躬身一揖,恭敬之色,一時溢於言表。
“那……先生接下來打算如何做?要奢如何回覆大王?”
回到正事兒上,李然的請辭既被楚王拒絕,李然自當有所表示。
可誰知李然卻是搖頭道:
“也罷,此事還是由然自己與大王去言說吧,倘若是借大夫之口,倒當真是顯得然有些心虛了。”
無論如何,他已經下定決心,這件事終究還是需要他自己來解決。
伍奢聞聲點頭,便不再多言,當即作揖而去。
回到主院之中,孫武正拿著一捆信札等候,見得李然返回,當即遞了過來。
我在春秋不當王.
羲和晨昊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w&n,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您也可以用手機版:&n,隨時隨地都可以暢閱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