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
除了基本框架和部分原始設定外,《魔童降世》是一個全新的反英雄、反主流的玄幻故事。
而其最終落點又不是單純的“離經叛道”,這恰恰是當下市場所需要的“新鮮故事”。
另外,也別被宣傳物料和自己的“成見”騙了,
本片算不得太“成人”。
當然,也不低幼,
如果按醜式分級制來劃分的話,《魔童降世》大約在PG級至PG13級之間,屬於老少咸宜的作品。
在嘉星傳媒動畫電影部門的支援下,
這部動畫電影在許多地方都做得很漂亮,比如依山傍海的陳塘關、得天獨立的虛空之門、暗黑煉獄般的龍宮等等,都別具風味……
從人設上來說,
哪吒的初始定位是“邪、魔、暗黑”,
這點不會因為他後期的成長而改變,所以弄成人畜無害的萌系或陽光系風格萬萬不可。
哪吒必須得有令人感到“負面”的形象特徵存在。
最起碼看上去不能像個好孩子。
影片中不少橋段和剪影,
都令不少觀眾想到了國創中甚少出現的“邪典動畫”,叛逆、憋悶。
總有一股無處發洩的憤怒,而這些情緒的表達,都與哪吒的基礎造型密不可分。
更重要的是,
如果僅憑“第一印象”去給《魔童降世》下結論,
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在“初始賣相”和“實際質量”之間,
電影留了遠遠不止一手。
即便是透著股邪性的矮小哪吒,在片中也有許多不同的表情和神態,
在不同環境和語境下,
所展現出來的感覺與氣質也大相徑庭,或天真爛漫,或滿懷希冀,或低落消沉,或口是心非,遠不是一句“邪魅狂狷”能輕易概括的。
最後。
影片還在最終的高潮戲中還貢獻了哪吒的另外兩種形態,個頂個的酷炫帥氣。
一個是失去意識的“暴走形態”,
另一個是保留意識並解封大半力量的“戰鬥形態”,相信足以奉上截然不同的觀影感受。
綜合而言,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片質量已經不遜於一般的好萊塢動畫電影了。
在沒有太明顯短板的同時,還有不少亮眼的長處。
角色鮮明,站得住。
怎麼說呢。
配角塑造成功與否,
肯定會極大影響一部作品的整體評價。
《魔童降世》最令人驚訝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