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也只是一時之勇。
不過,朱由校很快也是冷靜下來,他也是心知肚明,建奴不好打。
能打早打下來了。
能滅早就滅了。
關鍵的原因麼,大明的整體實力雖然強,但是,沒銀子,一年才是三百多萬兩白銀的收入,好乾什麼?
他這個皇帝,自從登基之後,發現幾乎所有的人,伸手都是向他要錢的,遭災的向他要錢,打仗的也朝他要錢,哪兒來這麼多錢?
當然,這一點,張好古也是提到了,在於綜合國力不夠,需要把國力綜合起來,國力進行統一整合,也就是新制改革,當然,張好古沒詳細寫,話鋒一轉,就換成了其他的思路。
訓練新軍,加大新式武器的發展,在女真人境內實施長途奔襲,游擊戰,盡最大可能的削弱敵人增強自己。
還有就是弄海軍,時不時的從海上登陸。
女真人傾巢而出就繞到他背後的偷家,女真人被迫返回,那就正面壓上去。
總之,就是不能給女真人任何發展和壯大的機會。
還有就是內部徹查,東廠,錦衣衛要迅速的動員起來,大明肯定是有跟建奴溝通的奸細,長期走私,要徹查。
這條條件件,思路清晰。
至少,朱由校一看就知道,張好古絕對是有水平的。
再看看其他的前三甲的文章。
說什麼,剿撫並用。
主張教化。
教化個錘子啊。
建奴要是能教化了,他們還能起來造反嗎?
對於教化之道,朱由校是嗤之以鼻的。
張好古的文章才是真正的謀國之言。
不多廢話,也不跟你說什麼教化之道,就是告訴你,具體應該怎麼做,甚至每一步都是給你計劃好了的。
怎麼儘可能的少花錢來達到最大的戰術效果。
藉助自己的優勢,儘可能削弱對手,這才是謀國之言。
教化,有尼瑪個錘子用啊。
放下了張好古的考卷,朱由校不緊不慢地開口道:“朕看,張好古當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