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霍十孃的字,那便是字如其人。
所有的字,都是齜牙咧嘴的,字裡行間流露的都是她的彪悍。
信的內容很簡單,老孃和師父回仙平了,師父雲遊四海去了,而老孃,要在仙平開始組建情報組織,組織名字叫“情報組織”。
還附帶一張令牌。
沈黎看著做工粗糙的令牌,還有信上書寫的組織名字。
這尼瑪也太兒戲了吧?
果然是名師出高徒,你師父的兵法叫《一部兵法》,你的情報組織就叫“情報組織”。
這都什麼狗屁倒灶的名字,自己當初想了那麼多拉風的名字,結果全都沒用上。
你看看,人家錦衣衛,天機樓,什麼的,說出去多好聽,多讓敵人聞風喪膽?
情報組織,嗬,情報組織。
他立馬回信,堅稱要改一下情報組織的名字,這也太兒戲了。
可想了想,以霍十孃的德行,怕是回信她看都不看直接扔掉。
午後,沈黎照常拉著姜尤,在街邊巡視。
路邊鮮花盛開,姜尤卻拉不起任何興趣。
沈黎笑眯眯的與街邊每個人打招呼,這裡面很多人都認識他,許多不明白的人,還以為他是姜尤的下屬。
可又看兩人不像,於是乎許多人對他們的關係越發奇怪。
但這不影響坊間百姓對他們的尊重,一路上許多人都對著他們說說笑笑,偶爾沈黎也會去他們的攤位前照顧一下生意。
民以食為天,這些百姓,讓他們做生意太為難他們了,大多都會支個地攤,賣賣自家的手擀麵。
這可是改革春風啊,許多人沒把握住,第一批的人提前租下了酒樓,來這裡進貨的商人,大多累了渴了,會在當地吃飯,而生意人大多講面子,這也導致路邊的茶水攤生意沒那麼好,只有本地的一些工人下班後來喝上兩杯。
透過沈黎的加盟商方式,木匠的生意倒是好了許多。
因為酒坊會贈送加盟商牌匾,加盟商只需要寫上自己的店名,便由木匠進行設計,然後雕刻。
牌匾造價不高,又是尤大善人訂購,木匠自然不會收高價,但是架不住數量多,現在木匠也賺的盆滿缽滿。
至於牌匾的樣式,則是統一紅漆白字,這樣比較顯眼,另外,下面還有一行廣告:入口柔,一線喉——仙平·竹葉青。
由於比較顯眼,加上很多店鋪都用了這種牌匾,很快仙平竹葉青的名字響徹各地,加上它酒水的度數比較高,頗得文人雅士的喜愛,一時間風靡大江南北。
大家都看到竹葉青有利可圖,並且廠家並不對外零賣,進貨的人越來越多。
沈黎之所以免費送牌匾,也是為了廣告效果。
這個時代的人還不明白營銷的重要性,自然讓他撿了個便宜。
就像現代路邊很多的五金店,都能看到門前牌匾上書寫某牛插座,或者是什麼水管,那都是廠家免費送的牌匾。
哪個五金店裝修不需要牌匾?可做一個牌匾,少說幾百塊,多則上千塊,有人免費送,他們求之不得,這可比電視營銷要省成本的多。
最終,某牛也因為壟斷,被罰了款。
這是古代,沈黎要做的,就是壟斷。
眼看賭約剩餘時間越來越少,只剩下七八天的樣子,韓家越發著急了。
糧價,已經漲到一百三十兩一斤了。
陛下還沒有動靜,已經說明了問題了。
雖然他們控制著糧價,但不敢再往上抬了。
這已經翻了近百倍了,再抬,他們就得出事了,不僅不能抬,還得慢慢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