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奴兒姑娘,本公子素聞你喜愛詩詞,前幾日風雪大作,偶有所得,還請點評。”
禮部尚書之子韓子貴一席白衣,輕搖摺扇,顯得溫文儒雅。
只是,這麼冷的天,還搖扇子,多少是帶點病了。
小奴兒清脆如鈴的聲音在紗帳後響起:“韓公子請賜教。”
韓子貴輕咳一聲,頗有些得意。
這詩,可是他的老師,今天下午偶有所得,還沒來得及說出去,便被他看到,頓時驚為天人。
老師不愧是老師,當真文采傲世。
他收起摺扇,緩緩踱步道:“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眾人眼前一亮,頓時爆發出一陣激烈的喝彩聲。
“好!”
自古以來,梅花都是文人墨客爭相描寫的花卉,它在文學中,以傲然不屈為名,多用來體現風骨。
韓子貴這首五言絕句,不敢說後無來者,怕是前無古人了。
整個順天,怕是沒人寫梅能超出其右。
眾人紛紛讚歎,就連紗帳中的小奴兒也忍不住較好。
尤其是“牆角”這個地方,特定的環境,更添梅花傲骨。
若是改成花圃,花壇等詞,完全沒這個效果,因為牆角更加孤僻,梅花在此盛開,偏偏有種“遺世而獨立”的美感。
而且後面層層遞進,將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
其中,凌寒中的“凌”字,煉字煉的極好,一個“凌”,已然突出梅花的迎頭而上的不屈風骨,多一字少一字都寫不出這種感覺。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層層遞進,引出自己的思想。
碧如做學問,做人等,就要如梅花一般,暗香,詩中寫的是梅花的香味,實際上是想表達文人的才華。
這怕也是韓子貴的自我形容吧?
眾人一陣讚歎,什麼時候,韓子貴也能寫出如此好的詩了?
不過在場大多是讀過書的,深知這詩,在古文上是沒有的,應該是近期所做。
而且附和時令,冬天剛過,韓子貴有所得,也是正常。
小奴兒想的不同。
正常?正常個屁?
這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他豈能寫出如此詩句?
她可以斷定,是抄襲的。
可眾目睽睽,也不好揭穿他吧。
剛好上樓的沈黎,聽到樓上文人墨客的點評,不屑的聳聳肩。
這不是中午自己寫給國子監蘇老的詩嗎?怎麼流落到青樓泡妞了?
他欲言又止,本想拆穿這個韓子貴,但想想明日早朝,自己就要與他老子一起共事了,現在要是得罪了他,明日怕是更難在朝堂上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