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春,一春之計在晨。
李仁杰是個非常自律的人,極少有過睡懶覺的習慣,所謂人生苦短,莫負春光。
雖然他昨夜忙碌了一晚上,但早上起來陪著小老婆戴賓沙出去散步晨運,依然神采奕奕。
今天是週末不用返工,李仁杰於是乾脆陪著李夫人,還有老婆戴賓沙,一起去飲早茶。
一家之主的李鈞鴻還躺在臥室,他昨晚應酬,結果半夜喝得醉醺醺回來,李夫人便沒叫醒他。
今天是由李夫人親自做東,請了幾個相熟的友人去茶樓春茗小聚,敘敘舊情,聯絡感情。
李仁杰親自做司機,駕車下山,半山途中捎上崔智雲,朝著中環皇后大道中計程車丹利街駛入。
一家人最後在酒樓門前下車,這家店有一大木招牌,上書「陸羽茶室」四個金漆大字。
陸羽是中國茶聖,對茶很有研究,而這間茶室亦以茶著名,故此定名為「陸羽茶室」。
這家著名的廣東大茶樓,前幾年從舊址的永吉街六號,搬到了現址計程車丹利街二十四號。
雖然地址變了,但原樣倒是沒變。
一個包著頭的印度人,主動替他們一行人拉開門,十分禮貌地說:“WELLCOME!”
這個包頭的印度阿星,在這裡工作好幾年了,自然是認得全在這裡出入的熟客和貴客。
就算他不認得,也知道連出門飲個茶,都要帶四個保鏢的人家,怎麼會是一般人呢。
戴賓沙也是常客,已經記不清來這裡飲早茶多少次了,李家人對這裡更是再熟悉不過了。
只是她每次到這裡飲茶,門口的這個嚤囉差(印籍看更),看向她的目光都顯得有些好奇。
他的神色似乎在遺憾,感嘆像她怎麼高貴美麗的小姐,怎麼會嫁給一個香港「二等公民」。
當然,這也只僅是她的猜想。
嚤囉差,其中的差,是指差人,即是印籍香港警察的意思,是因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招募了不少印度人在來香港當警察。
因此那個時候在香港的印度人,多數都是招募來從事警察職業的,嚤囉差便是專指他們。
雖然現在警隊中的印籍警員已經很少見了,但是嚤囉差這個詞依然保留了下來,普遍以此稱呼在香港做看更的印度人。
在香港,一般都是酒店、銀行、金鋪是喜歡請嚤囉差來做看更,其中希爾頓的最為出名。
這樣既可以充門面,顯得「門高狗大」,又能夠嚇退那些不良份子,誠一舉而兩得。
只不過陸羽茶室是一家傳統的廣東茶樓,但怎麼會聘用一個嚤囉差來看門口,讓人有點費解。
如果要問這其中的緣由,就不得不提及一個頗為傳奇人物,一代著名編劇家「南海十三郎」。
在1960年六月初,十三郎到陸羽茶室找某位報紙記者,沒想到對方失約,讓他撲空一場。
十三郎失望之餘,竟然忍不住當場發怒,把茶室的訂座牌撕爛解氣一頓後,方才緩緩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