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軍不少人都看見了,大家議論紛紛,覺得肯定不是單純的掛燈籠照明,這裡面大有文章,很可能是有人與城外的明軍約好甘當內應,以此為訊號,裡應外合奪下城池。
盧天賜得知此事後立馬下令調查那個掛著燈籠的小樓,卻發現小樓的主人前年便離開了瓊州,近兩年無人居住。
這下事情有點詭異了,問了附近巡夜的兵卒,沒有一個看見有人靠近這座小樓。
盧天賜又連夜親自巡查各營,看有沒有擅自異動的兵卒,結果一無所獲。
但在這樣敏感的時刻、敏感的地方,連續發生事故,盧天賜覺得肯定不是偶然,查不著只能說對方隱藏的好,或者說幫他的人足夠多。
想到這裡,盧天賜坐立難安,好不容易捱到天亮,他立刻升帳議事下令在全城搜捕排查明軍奸細。
城中百姓被士卒們騷擾盤問心中怨氣漸生,而本就不多的守城部隊還要分出人手去抓姦細,更是讓各營上下都有了點意見。
這種情況下如果再沒有援軍趕來,城內文武都清楚,這城難守了。
邱世寧雖不知城內發生的這些事情,但設身處地地想一下,便知城裡面是多麼盼望有援軍趕來。
基於這個判斷,邱世寧和來援的楊彥迪一起為盧天賜量身定做了一個陷阱。
馬震麾下近兩千降兵,其中一大半人還都是原來的綠營裝扮,更有許多從山口之戰歸降的清兵衣服上還都有斑斑塊塊的血跡,一看就是剛經歷過大戰。
馬震親自帶著千名清軍降兵裝成突圍成功的清軍,試圖詐開瓊山的城門。
為了讓盧天賜上當,邱世寧拉下老臉求水師幫忙一起演戲。
九月十七的清晨,守衛南門的清軍驚奇地發現明軍水師今日沒有炮擊,同時城外傳來一陣喊殺聲,帶隊的守備不禁好奇向外看去。
就見一隊千人左右的清兵,正在奮力攻打外面明軍水師停靠的河口河碼頭,明軍水師驟然被襲,毫無還手之力,幾艘大鳥船倉惶逃離。
留下兩艘未來的及跑走的哨船,在南城清軍眾目睽睽下,馬震一把火將這兩艘哨船燒掉了。
“速去稟報盧道臺。”守門守備連忙吩咐手下去傳令。
接到訊息的盧天賜匆忙趕來,就看見了遠處駱英雄帶著本鎮兵馬來“援助”水師。
馬震見駱英雄上場了,立馬帶人往城門處狂奔,眾軍士齊聲高呼:“快開城門,我們是張軍門部下!”
盧天賜見狀大喜就要命人開啟城門,參將李舜武連忙攔住他,“道臺大人,小心有詐啊!”
盧天賜一聽也猶豫了,關鍵時候,馬震再次關鍵救場,他看見了城上二人,出聲高呼:“可是盧道臺和李參將當面,末將是馬震啊!”
不得不說這是天意,從廣東派來駐守瓊州的馬震既認識廣東綠營參將李舜武,也認識雷瓊道道臺盧天賜。
兩人見城下的是馬震,心中警惕瞬間消失大半。
看著駱英雄越來越近,馬震不由連聲道:“快開門啊,兩位大人。”
盧天賜不再猶豫,連忙命人開門,李舜武這次沒有阻止。
大門洞開,盧天賜輕出口氣,多了一千人這可是絕佳的訊息,人雖不多但起碼說明張士臣部還在外面,有了援軍就有了希望,這城還能守下去。
盧天賜帶著左右文武親自在城門口迎接馬震,看著渾身都是乾涸血跡,身形狼狽的馬震,盧天賜關切問道:“馬遊擊怎麼搞成了這樣,張提督呢?”
馬震面色悲涼,嘆了口氣,“此事說來話長。”
隨即面色突然變得猙獰,大喝道:“張士臣在下面等你呢!”,話音剛落,一刀劈向盧天賜。
跟著進城的清軍也紛紛抽刀便砍。
身邊的李舜武反應極快,及時幫盧天賜擋住了馬震劈來的刀,大喝道:“中計了!快關城門!”
雙方在城門處廝殺拉扯,寒光閃過,留下一地屍體。
後邊跟著的駱英雄急速來援,清軍最終沒能奪回城門倉惶退入城中,南門淪陷,明軍攻入城內,瓊州府城易幟。
PS.吐槽下,今天下午收到一個兄弟評論說我起了個日本元素的名字,最後寫的卻是抗日,這這這……(滑稽臉,明天回東寧繼續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