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佛門神通,他法渡。”武靖王道出來歷。
佛門神通曆來以威德而聞,其中又以七十二道大神通而聞名。
傳聞之中,這七十二道大神通能得二應者,便不弱於道門地煞之威,若得六應,便是天罡神通。這他法渡就是其中一道大神通,相傳還是佛門無上神通六天渡的六應之一,已有數百年未曾現世。
李景元見法力被攝,臉上波瀾不驚,雙手結印,瞬間而成,未給三不任何反應時間,那被懾服的火蟒便轟然而散,三昧真意如流星四溢,震開金身。
“噔噔噔……”金身後撤,身形如仰翻之狀,卻終究立而未倒,復得平衡之後,一副慈悲面容,天頂金光乍現,佛光金手落下,勢如沉山。
李景元白袍之下身軀琉璃如意,地羅赤元混元如一,化作赤天大羅之相,赤金勃發之態,雙手疊印而起,一道形如金鐘的法寶攔於身前,擋住那滔天佛手。
修道之人攻可借天地之勢,如槓桿撬動萬法之力,但守卻難憑自身之力。以李景元如今道體之力,宗師之下任由施展也可毫髮無損,但卻仍舊難敵天師浩蕩法力之威,這一式佛手若是強硬而碰,少不得氣血翻湧,只能借法寶攔下。
這雷音鍾是他得自龍宮遺蹟,威能不俗,恰好適用。
那佛手大印點撞金鐘,引發雷音之勢,積返而衝,卸去其一身佛門純法,難繼其力。
而此時,李景元卻手持靈甲所化龍爪,赤羅加身,迎著金身悍然而至。
“咔嚓!”
握住金身之初,那位三不小和尚睜開了已經閉上的雙眼,目光之中法理流轉,看著腹部已經碎裂的金身之體,露出了一抹微不可查的遲滯之色。
外界,見到這一幕的眾人紛紛將目光放在了那道青爪虛影之上,敖烈眼中閃過一抹疑惑之色,隨即隱去。
殿中,巍峨身影身前雲霧盪漾,卻依舊未出一言。
“這東西,莫不是李氏將鎮族靈寶都交了出來?”有人低聲猜測,自從上次此寶獲勝蒼黃太子,便有人盯上了李景元,這次威能再現,卻是直接破了三不小和尚的丈六金身。
“破禁重寶也能破開金身,終究是修持未到。”武靖王不欲在此多費口舌,這靈甲威能的確不俗,但尋常靈寶也入不了他的眼。
“看來這小和尚也要敗了……”劉老正說著,卻看見先前那女子戲謔望來,連忙找補,“若無他法。”
“諸位莫不是忘了,懸空寺之中,不說重寶,靈寶也是掛滿一堂,這位乃其門面,卻至今未出一件法寶呢。”
隨著話音剛落,遠處雲臺之上異變突生。
“阿彌陀佛。”隨著金身被破,三不小和尚卻依舊面不改色,手捏蘭花,面若聖神,然而金身之中卻是突然湧出了一股磅礴的力量,令得一邊隱匿的化身不住現形,其內菁純的妖元動盪不休,幾乎無法動用。
李景元毫不猶豫地收回化身,抽身後退。
“轟!”
一道蔽日虛影砸落在他先前所留之位,五股降魔環,扣於金剛降魔杵之上,頂綴佛紋,兇怒鎮邪。
雲臺晃動,金身手握降魔杵之上,無狀金身立而生怒,丈六之上慈悲盡褪,唯餘煞怒。
此為,降魔金剛。
雲上,雲空生滅,降魔動境,金剛生怒,肅世清。
遠處,李景元身浮虛空,左右金鐘滴旋,劍丸纏身,腰間如意流轉,形神俊朗,身覆青甲。甲上青龍真紋,四肢各繪真爪,肩後如青龍探首,遙對金剛。
“赦!”
法力浩蕩,汲盡金丹,李景元不再有任何留手,劍丸糾纏之下,雷音無聲,遁隱而無,道家真法火行,如蛟龍出海,迫開雲霧。
金剛舉起降魔杵,梵音御風,四際風起,法靈皆被吸入五股真環之中,金身之前如風旋煉獄, 金行銳氣崩滅火法劍丸,無以糾纏。
“神通……”下方,終見神通真法的眾人卻被降魔杵吸盡一方法靈之氣的手筆所攝,面露惶然之色。
“這小和尚年紀輕輕,哪裡來的這麼大殺性,修得居然是降魔相。”武靖王壓下心中感慨,復而陳述。
那劉老面目青紅,卻是不再言語。
“阿彌陀佛。”佛號再起,降魔金剛法目直射,持尊法相,量地而起,寶杵如漩渦之輪,叩開青雲遮蔽,直取真身所在。
“死來!”聲聚雷龍,隔空而擊,為佛門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