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復對寧州洞獠會反一事,非常的懷疑,這嶺南最有實力的兩個州已經安定,寧州薛家還會腦殘造反?
結果,李復還沒返回辰州,寧州就反了,同時造反的還有龔州的玉獠。
李復急忙返回高州找馮盎商量對策,同時派人集結辰州、雅州、安州的兵馬向寧州進發,而且請蘭靈芝派人相助。
馮盎看著李復緊張的樣子笑道:“胡司馬不必驚慌,寧州薛家雖有實力,但脫離了越州趙家,就不足為患了,我一壺箭下去,勝負就清楚了。”
李復擔心的不是寧州薛家,而是薛家背後的勢力、大唐的強鄰——驃國,寧州薛家也經營寧州多年了,不至於這麼沒水平,隨便拉上個龔州的小部落就敢造反?怕不是這麼簡單。
寧、龔兩州造反的訊息傳到長安,李世民任命張士貴為龔州道行軍總管趕赴西南平叛。
馮盎與談殿都親自率軍趕往寧州,與李復的三州兵馬合兵一處,兵力過萬。寧州洞獠聚集有兩千人,試圖抵抗。
雙方一交戰,就如馮盎所說,馮盎向敵軍連發七箭,射死七個敵軍,獠人一下亂了,紛紛潰逃。
馮盎、談殿等帶人就掩殺過去了,李復覺得不對勁要阻止,已然來不及了,只好帶人跟了上去。
果然與李復料想的一樣,馮盎等人追上去斬殺了一少部分獠人,大部分獠人遁入草野之中了。馮盎一行人殺的正爽,也沒多想就追入了草野之中,哪裡還有獠人的影子,撲面而來的是數不盡的飛蟲。
眾人沒當回事,以為就是普通的飛蟲,一邊拍打著一邊繼續往前追。結果追了沒多遠,有人身上開始奇癢無比,而且這蟲子是越來越多。
幸虧巴巖巴水及何有年等人帶著紅湘會的兄弟趕了過來,驅散了飛蟲,不過已有兩百餘人中毒,包括馮盎和談殿。
何有年為二人解了毒之後,二人在紅湘會兄弟的掩護下,繼續追。這倆老爺子久經沙場,哪裡受過這等窩囊氣,發誓要將薛家一鍋端了。
一群人穿過草野就出了寧州地界了,更確切的說是出了大唐地界了,遠遠看見對面山頭立著一群帶刀騎馬的人,獠人已經不見了蹤影。
“耿國公,這是驃國的人?”李復頭一次見這樣的兵馬,馬頭都帶著鐵皮盔甲。
“這塊是大唐、驃國與吐蕃三國的交界地,這些人看著像是吐蕃的人”馮盎打量著對面的人,嚴肅的說道,“這夥人故意中土打扮隱藏身份,看來跟薛家苟合不是一天兩天了。”
“怕他個鳥,虛張聲勢,讓我老談去會會他們”談殿說完,手臂舉刀一揮,身後的人就衝了過去。
與此同時,對面的人也衝了過來。
“壞了!”馮盎與李復同時喊了出來,談殿手底下的幾百先頭兵顯然不是吐蕃兵的對手,面對對面呼呼衝過來的兵馬,唐軍竟然有人不自主的勒住了馬韁繩,兩軍還未相接,氣勢上就先輸了。
談殿手下被衝殺的四散潰逃,吐蕃兵沒有收兵,徑直奔著馮盎和李復殺了過來。馮盎和李復等人帶領唐軍退入草野,暫避鋒芒。
這馮盎確實厲害,不一會便組織起了有效的反擊,單打獨鬥,唐軍不是吐蕃兵的對手,但是人數佔優勢,馮盎指揮眾將士,五人一組,五馬五槊,二人攔馬,三人擊人。吐蕃兵沒了快馬突擊的優勢,漸漸落了下風。
這時候,趙安帶著越、桂兩州的兵馬也趕到了,吐蕃兵見狀,自知無法取勝,留下一地屍體撤了。
“想不到吐蕃小兒也攙和進來了”談殿的人吃了虧,有點不爽。
“薛家一直與驃國交好,什麼時候與吐蕃有了瓜葛”馮盎有點不解。
“吐蕃新任贊普叫松贊干布,年紀輕輕竟能平定吐蕃內亂,去年與象雄國開戰,竟把象雄給打敗了,成了高原的霸主,看來這是把手伸到嶺南了”趙安說道。
“這夥人刻意隱藏服飾,看來對大唐還是心存芥蒂,不敢明目張膽的跟大唐翻臉,不過如果任其發展,日後會成為大唐在西南的勁敵。”
“胡司馬言之有理,我們今日能取勝,是人數上佔了優勢,否則要吃大虧”馮盎語氣中透著一絲憂慮。
這時寧純派人來通知,龔州玉獠的叛亂已經平了。
這叛亂來匆匆去匆匆,薛家造反,反了個寂寞。李復是真的看的迷糊,便與馮盎、趙安等人聯名上書長安,將此事及內心的疑惑原原本本地報給了李世民。
此時,張士貴尚在半路上,得知叛亂已平的訊息,便折返回了長安。
李世民對於李復等人的疑惑,一時也拿不定主意,畢竟吐蕃軍沒有留下證據,總不能貿然就出兵吐蕃吧!思索一番,既然薛家已經走了,便讓李復兼領了寧州總管,暗中查訪嶺南疑雲,提防吐蕃和驃國兩個強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