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巖給趙月關解了毒,趙月關扶了扶脖子,隆起的包還真消了。
“你真厲害,一點都不疼了。”趙月關清秀的笑容,與曾經那個帶人擒拿他們的少主判若兩人。
巴巖看著趙月關,心裡隱隱泛著嘀咕,眼前的這張笑臉太有親和力了,她一個女子都難免有點心動,何況那些血氣方剛的大老爺們呢!
“少主,你已無大礙了,我就告辭了”
“這位姐姐,不要叫我少主,呵呵……”趙月關對著巴巖發出銀鈴般的笑聲,“少主是下人們叫著玩的,你叫我關兒吧,姐姐怎麼稱呼啊?”
“我叫巴巖”
“巴巖姐姐,真的是人美、心善、手又巧。你剛才阻止我外翁碰這黃蜂叮咬處,難不成碰的人也會中毒而死?”
“會,尤其是年老體弱之人”
“巴巖姐姐,你救了我阿翁的命,不對,你可以說是救了整個越州的百姓”
“關兒妹妹,言重了,舉手之勞而已。”
“巴巖姐姐,我喜歡你,呵呵……走,我們去見見那位胡司馬吧”趙月關拉著巴巖的手,來到了堂上。
李復見二人親密的進來了,心裡輕鬆了些,知道趙月關無大礙了。趙在文剛才的反應有點過激,反而增加了李復的疑心,看來想攪渾嶺南的不止寧州薛家。
趙安回來了,對於趙在文的匆忙離開向李復表達了歉意,李復與趙安又寒暄了幾句,就告辭回辰州了,他要回去做些準備,嶺南的事情比他想象的還要複雜。不過讓李復欣慰的是,趙月關與巴巖貌似成了好朋友。
李復等人回到辰州不久,便接到了李世民的密詔。李復與袁守邦商議一番,既然這幕後黑手尚不知曉,索性就按照李世民的意思,攜密詔赴高州安撫馮盎。
剛出門就被巴水和馮陽給堵上了,原來寧州薛家竟派人給蘭靈芝送來書信,希望蘭靈芝能重新恢復梁業時期的寧州分舵,表了忠心,唯蘭靈芝馬首是瞻。
蘭靈芝和董政二人覺得事情不簡單,來請李復拿主意。李復一時也看不透,便建議先答應了薛家,後邊視情況再做定奪。
李復帶著詔書順利過了粵西邊防見到了馮盎,此時馮戴誠已經透過南合州的秘線回到了高州。
馮盎見到馮戴誠之時就萌生了退兵之意,只是馮盎在嶺南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不願落個主動向唐軍示弱的名聲,一直在硬撐。
李復知曉後,便賣了個面子,派人帶著詔書讓安、雅兩州與高州交界的兵馬先行撤了,馮盎本就感激李復救子之恩,又見李復仗義出手,也趕緊收了兵。這下,談殿尷尬了,他的實力比馮盎不如,要打是肯定贏不了的,要撤的話,南合州的大軍肯定就壓上來了。
武德年間,欽州總管寧長真進貢合浦大珠,李淵以道遠勞人為由不受。李淵的舉動引至嶺南眾酋長的不滿,認為朝廷拒收禮是將要出兵攻打嶺南了。寧長真與談殿、馮暄等人商議要反唐,南合州刺史寧純因忠於唐而反對,寧長真與高州首領馮暄、談殿及桂州刺史寧道明聯合附近各溪峒首領圍攻。
談殿率人從南面攻打南合州,殺了寧純的胞弟寧則,二人從此結下了仇怨。
後來,寧道明被州人殺死,寧長真相繼陣亡。馮暄、談殿也反目,相互攻伐。李淵趁機扶持越州俚帥趙在文,成了嶺南大酋長,嶺南的局勢才算安穩了。
馮盎知曉談殿的難處,將談、寧兩家的矛盾告知了李復,李復將近來的事情綜合起來考慮了一番,覺得寧純應該是長孫無忌的人。長孫無忌是個心狠手毒的人,李復可不想落下什麼把柄。
李覆在馮盎的人的護送下帶著兩位長安的使者和馮戴誠一起去瀧州見談殿。
談殿與馮盎雖然因為羅州地盤,一直矛盾不斷,但是二人亦敵亦友,頗似三國末年的陸羊之交。談殿看在馮戴誠的面子上,接見了兩位使者,但是畢竟喪子之痛,短時間難以釋懷,不接受朝廷的招撫。
馮戴誠將紅蜈蚣之事告知了談殿,李復趁機向談殿闡明利害,瀧州邊上的雅州、南合州、高州、越州、桂州都是大唐軍馬,即便寧州遠遠響應,也對唐軍構不成威脅,希望談殿能認真考慮,不要給瀧州百姓帶來災難。
寧州的人早先聯絡過談殿,也挑唆過他,拉他一起造反,但是談殿沒有答應。不過談殿不太相信,寧州薛家敢派人加害他的兒子。本來,這次遣子赴藥王谷求草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返回途中,讓人接應談康,趁機除掉花紫顏,只是沒想到長安竟然先動手了。
李復見談殿不肯退兵,正跟兩位使者商討如何回稟李世民之時,長安使者杜楚客攜李世民聖旨來到嶺南。
原來李世民知道寧州洞獠要造反,派杜楚客前來拉攏安撫馮盎和談殿。
馮盎拜授上柱國、高州總管,封耿國公。談殿拜授瀧州總管,封忠勇大將軍。馮盎的官職比肩大唐開國功臣,對李世民心懷感恩,自不用說。談殿成了瀧州合法的統治者,再跟朝廷硬剛就說不過去了,也收了兵,雅州和南合州也撤了軍。
杜楚客和兩位使者見馮盎和談殿已被安撫,就起身回了長安,並帶走了馮盎的長子馮智戴,入朝侍君。
臨走之前,杜楚客告訴李復,李世民知曉馮盎的本事,有意讓馮盎領嶺南總管,協理趙安管理嶺南。李世民的意思很明確,寧州洞獠靠馮盎來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