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燕王……殿下,都是一家人,不要動不動喊打喊殺的。”
“你我雙方開打,消耗是咱們中原王朝的氣運和財力、民力。”
“豈不是白白便宜外人?”
司馬飛燕故意擺出一副可憐兮兮的表情。
她攤攤小手。
“喂喂,二位!”
“你們要搞清楚。”
“是朝廷大軍先打我的,差點讓本王的北伐大業功虧一簣好吧?”
“他都不怕在史書上留下罵名。”
“本王怕什麼?”
“這世上,哪有光捱打不還手的道理?”
司馬銳面色發苦。
他還真怕兩國打起來。
要論在場的所有人,誰有他對明廷瞭解?
兩年多前,這丫頭就靠著繳獲的戰馬武裝起二三十萬具甲騎兵,悍然過江征戰河東。
遼皇耶律阿保的草原鐵騎有那麼好欺負?
他司馬銳的兵馬又不是沒有正面打過。
當初,他連一支偏師——遼國東路軍都沒吃下。
最後,還不是讓耶律正蒙帶著精銳退到了封丘城外?
可偏偏,楊辰率軍過江,一路追著遼皇的主力打。
光復河東,奪武州,攻大同。
去年,明廷不但收復了幽雲十六州,還把遼國上京臨潢府都佔了。
今年更不得了,幾十萬大軍出關,一舉攻佔遼國全境。
諾大的一個帝國,已經煙消雲散了。
司馬銳敢出兵河東,還不是想撿個漏?
趁著明廷後方空虛,拖拖後腿,順便佔點便宜?
誰知道?
遼皇耶律阿保的殘餘人馬佔據了地利人和,依然幹不過強大的明軍?
大晉軍不是不能打仗,苗人龍的指揮也沒問題。
唯一的錯誤,就是君臣二人小看了明軍的戰鬥力。
人家的留守兵力確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