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舒想了想道:“為什麼不採用折中之法呢,宰相和部堂一半用勳貴,一半用科舉出身的官吏,然後讓他們各憑本事競爭。”
陳景恪搖頭道:“如此一來黨爭就會變得非常激烈,甚至在內爭中耗盡國家的最後一分元氣。”
武舒道:“黨爭什麼時候不激烈過?就算現在也沒有消停啊。如何處理黨爭平衡各派利益,那是聖人的事情,您操這個心做什麼?”
“啪。”陳景恪一拍腦門,恍然大悟道:“著啊,我又不是……咳,操這個心幹嘛。”
“上面那位有能力了,給他一群野心家也能把國家治理的蒸蒸日上。沒能力了,給他一群賢臣良將也沒用。”
武舒見他想通了,也很開心,笑道:“就是如此呀,不過這話您可不能亂說,傳出去了可不好。”
“我知道。”陳景恪抓住她的手,親了親道:“哎,真是我的賢內助呀。”
……
皇宮。
李世民笑道:“你說陳景恪看到朝廷的科舉新政和他寫的不一樣,會是什麼表情?”
長孫無垢白了他一眼,但隨即也笑道:“肯定會備受打擊,怎麼和他的計劃不一樣。”
李世民道:“陳家確實能人輩出,但治國不比其他,比起天賦更看重經驗。從這些策略就能看出,他們家的長輩都缺少治國的經驗。”
長孫無垢認同的道:“確實如此,很多策略看起來非常完善,仔細揣摩就會發現過於理想化了,學政、科舉、醫療都是如此。”
“但或許也正是因為他們的理想化,才會不計較自家得失,最後都便宜了您。”
“嘿嘿……”李世民得意的笑了起來。
長孫無垢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好奇心佔據了上風,道:“這盤棋您準備怎麼收場?”
李世民捋須道:“分而治之。”
長孫無垢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過了一會兒瞭然道:“果然,這確實是最好的辦法。”
李世民頷首道:“士族雖然可惡,然數百年來他們都是國之柱石,擁有大量的人才和豐富的治國經驗。”
“把他們全部滅掉雖然能消我心頭之恨,然於國不利。分而化之,願意臣服朝廷的就留著,不願意臣服的就讓他們消失,才是最穩妥的方法。”
就在這時,任封過來小心翼翼的道:“聖人,盧國公求見。”
……
得到了勳貴們的支援,朝廷的新政推行的非常順利。原本有些停滯的學政體系建設,進度也重新拉了起來。
而之前設定重重障礙,阻撓學政體系推進的許多官員相繼被清算。有後臺的脫層皮還能保全自己,沒後臺的統統被以各種理由拿下。
毫無疑問,這其中和士族有瓜葛的佔大多數。
士族之間也出現了分歧,有人認為朝廷勢大不應該硬碰硬,也有人認為士族的榮耀不容褻瀆。
就在雙方爭執不休的時候,一個訊息傳來。
世封刺史。
皇帝很可能用世封刺史和勳貴們達成了交易,且訊息來源可靠。士族猶如抓到小尾巴一般,那叫一個興奮。
很快一個流言傳揚開來:朝廷以世封刺史為代價換取了勳貴們的支援,皇帝瘋了,不久國家就要大亂。
此訊息一出,引起的震動比新政還大。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這件事情的後果,寧願不要新政,也不能世封刺史啊。
倒也不是沒有人懷疑過真假,可流言傳的有鼻子有眼。關鍵皇帝是有過前科的,那次被群臣給阻止了,誰知道他還不會再發瘋。
有人試探著給皇帝上了奏摺,希望他出面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但所有奏摺通通留中不發。
這下問題就更大發了,皇帝直接否認那就說明是有人傳謠,留中不發就說明此事大機率是真的。
一時間國朝震動,奏摺猶如雪花一般飛向宮中,在宮外請願的百姓也日漸增多。
大家不敢直接罵皇帝,紛紛把槍口對準了勳貴們。
就是你們這些奸臣蠱惑聖人,簡直禍國殃民罪不可恕。勳貴們的聲譽急轉直下,偷偷往他們家裡丟臭雞蛋爛菜葉的多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