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三月份,春暖花開的季節,也是踏青的好時節。
這天渭水河碼頭來了百餘艘大船,這些船全都打著漕運旗幟。生活在附近的人都知道,這是朝廷往關中運糧的船隻。
這些船到達,說明又有一批糧食運達,也意味著長安暫無缺糧之憂。
但是很快大家就發現了不同,這一批被押運來的糧食竟然不是常見的小麥、粟米或者大豆,而是白花花的稻米。
大米在北方可是稀罕物,現在足足有百餘船被送來,大家自然是非常的好奇。
更讓大家沒想到的是,這些大米沒有被送入糧倉囤積,而是直接送進了各大糧鋪,且價格非常的低廉。
這下長安城的百姓們沸騰了。
就算此時的北方人不吃大米,也知道這東西屬於細糧,只有貴人才能吃得起。
現在竟然平價出售,自然引得百姓紛紛搶購。各大糧鋪前都排了長長的隊伍,就為了買一些大米。
百姓們只是對大米本身好奇,權貴官僚們則更關心這些米是從哪來的,沒聽說朝廷從南方糧倉調運大米啊?
於是各顯神通打探訊息。
這麼大的事情是瞞不住人的,很快大家就知道了大米的來源。
……
李承乾讚道:“若非景恪告知我至今都不知道,南方那些不被我們放在眼裡的蠻夷小國,竟盛產稻米。”
杜荷也誇讚道:“是啊,每個月能為大唐提供近二十萬石糧食,景恪活人無數也。”
李承乾道:“這只是開始,以後可以達到年輸入五百萬石。”
五百萬石,省著點吃足夠三四百萬人吃一年,絕對是個龐大的數字了。
杜荷好奇的問道:“莫非景恪去過那裡?”
陳景恪搖頭道:“沒有,只是聽家中長輩講過那裡的情況。後來告知了陛下,後面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李承乾道:“這就足夠了,阿耶知道了必然會採取行動,才有了這許多糧食。”
正說話間,程懷亮、秦懷道也帶著各自的媳婦來到這裡。
先是一番見禮,然後女人去了隔壁由武舒招待,男人則留在了院子裡。
各自坐好之後,陳景恪笑道:“你倆可是來晚了啊。”
程懷亮抱怨道:“真不能怪我們,各個糧鋪門口都排滿了人,大街都被堵上了無法通行,我們多跑了許多冤枉路才到。”
秦懷道跟著說道:“是啊,沒想到大米竟如此受歡迎,大家為了買米都瘋了一樣。”
杜荷說道:“很正常,稻米口感本來就好,也容易製作。只是以前價格昂貴不好購買,才沒有人吃。”
“現在有了價格如此便宜的大米,百姓們自然會買一些回去嚐嚐。就算不吃,囤起來也更為方便。”
四人就這樣閒聊起來,過了約莫半個小時,又有一群人走了過來。
當先跑過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小兕子。
只見她一頭紮在陳景恪懷裡,道:“哥哥,你好久沒去宮裡看我了。”
陳景恪揉了揉她的頭,寵溺的道:“前幾天哥哥忙呀,這不一得空就把你接出來玩了嗎。”
小兕子很是開心,道:“那我就原諒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