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李世民提醒,既然來了皇宮陳景恪必然會去見一見長孫無垢的。大腿要好好巴結才行,還有就是去陪陪小媳婦。
這幾天好訊息接連不斷,他的心情相當愉悅,不自覺的就哼起了:‘咱們老百姓啊,今兒個真高興……高興……高興……’
周圍路過的宮人都好奇的偷偷看他,搞不懂這位小真人又發哪門子瘋。關鍵是他說話的口音好奇怪,是哪裡的方言怎麼從來沒有聽過?
陳景恪則毫不在意,步履輕盈的往立政殿而去。
李世民會同意這個方案早在他的預料之中,以這位貞觀皇帝的性格,只要給他看到了世界地圖,就不可能不動心。
剩下的就是如何行動的問題。
只要陳景恪提出的建議看起來靠譜具備可行性,他就不會直接否定。
有猶豫是正常的,畢竟這是從來都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又關係到國家安危和未來走向。
這種重大方案都要經過長時間論證,好幾年才能作出決定都不奇怪。
陳景恪採用的方法很簡單,說,不停地說,反反覆覆的說,直到李世民耳朵裡起繭子。
人就是這樣,當某個聲音聽的太多,思維方式難免也會跟著受到影響。
李世民也不例外,聽得多了就會情不自禁的往這方面去思考。
只要他真的去考慮這些方案的可行性,陳景恪就成功了。
這也是為啥那麼多人巴結皇帝近臣的原因,能接觸到皇帝,能把自己的聲音傳遞到皇帝耳朵裡,日復一日的說總能起作用。
果不其然,經過大半年不懈努力,終於有了進展。
不論最後這個實驗計劃能不能透過,至少李世民真的動心了。就算這次沒能真的施行,以後繼續灌輸總能有收穫。
哼著歌一路來到立政殿,長孫無垢正在花園涼亭裡教小兕子寫字,小丫頭小臉皺巴巴很不情願的樣子。
見到陳景恪過來,她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猶如看到了大救星,丟下筆就朝他跑過去。
“哥哥哥哥,我好想你呀。”
(哥哥在唐朝是非正式稱呼,只有親人之間私下才會使用。既可以用來稱呼父親,也可以用來稱呼兄長,是對父兄的親暱稱呼。)
陳景恪彎腰伸手,一把把她抄起來抱在懷裡道:“真的嗎,我也想小兕子了。”
說著就用額頭去抵她的額頭。
“咯咯……”小兕子開心的伸出小手摟住他的脖子,也用力的抵他的額頭。
“咳。”長孫無垢乾咳一聲,沒好氣的道:“你們兩個能不能不要這麼目中無人?”
“哈哈……”似乎是要和母親作對,小兕子笑的更開心了。
陳景恪抱著她走進涼亭,伸頭看了看石桌上的紙,驚訝的道:“這是小兕子寫的?這麼好看。”
要說多好看那是騙人的,總體看只能說筆畫清晰能認得出每一個字,但考慮到她的年齡,確實很好了。
長孫無垢也不無得意的道:“她在書法上確實有一定的天賦,所以我對她的要求才會這麼嚴格。以後你也要幫我督促她,以免浪費了這麼好的天賦。”
小丫頭馬上擔憂的看著他,生怕他叛變了。
陳景恪給她一個安心的眼神,也不知道她能不能看懂,然後對長孫無垢說道:
“天賦很重要,興趣愛好也同樣重要。要求太嚴格只會讓她對書法產生厭煩心,到時候練字也是事倍功半。”
“她才四歲,比起練字培養她對書法的愛好更加重要。我覺得以後多用引導的方式循序漸進,效果可能會更好。”
長孫無垢先是點點頭,然後又搖頭道:“你說的輕巧,小孩子懂什麼,如何引導?要不然你來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