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點不得不防,大華夏主義者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塑造文明認同感的計劃就可以事半功倍,用不好就會讓華夏文明走向極端狹隘。
不過這些都是後面需要考慮的事情了,眼下先把道教革新和西遊記的事情搞定再說。
在觀內參觀了一圈之後,眾人這才去往後院。
潘師正已經帶著弟子司勻承候在門口,他也是客沒有陪主人迎客的道理。但田仕文、成玄英、李淳風都不是一般人,他要是不迎就顯得太託大了。
站在後院的門口迎接既表達了誠意和尊重,又不會喧賓奪主,恰到好處。
免不了又是一番寒暄互道久仰,然後一起來到後院大堂各自落座。
陳景恪站在孫思邈的一側,司勻承站在潘師正身側。
田仕文也是帶著弟子過來的,正是道教史上鼎鼎有名的尹文操,樓觀派下一代教主,也是宗聖觀下一任觀主。
陳景恪拐彎抹角也能和他扯上關係——他的度牒是長孫無垢親自頒發的,去宗聖觀拜田仕文為師,也是她指定的。
至於堂堂皇后為什麼要指定一個人去宗聖觀出家,套用一句爛俗的話就是,懂得都懂。
此時他才十七八歲,且顯得特別沉靜穩重,一點都沒有這個年紀該有的活潑。
在陳景恪觀察他的時候,他也在觀察陳景恪。目光相遇兩人禮貌的笑了一下,然後同時轉開視線。
李淳風和成玄英兩人本身就很年輕,也不知道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傳人,還是暫時沒有這方面的打算,反正都是孤身來的。
作為地主孫思邈先說了開場白:“諸位道友的到來讓紫霄觀蓬蓽生輝,老道不勝感激,在此表示感謝。”
潘師正四人則反過來感謝孫思邈的邀請,反正就是一些場面話。
幾人都不是俗人,簡單的說了幾句之後就直入主題。
孫思邈率先道:“因眾所周知的原因,我道教大興之契機近在眼前。我們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否則就是道門罪人。”
眾人皆點頭,這是公開的秘密,李唐皇室認老子當祖宗從而尊崇道教,這就是大興的契機。
作為道教一方領袖,他們自然不願意錯過這個機會。
“但我道門內部派系錯綜複雜,若不能完成統合,恐怕會白白浪費這個機會給予佛門可乘之機。”
“諸位都是一方魁首,我邀請大家過來,就是希望能一起坐下來好好商量一下道門的未來。”
“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對於我道門內部需要整合這一點,諸位應該沒有異議吧?”
潘師正第一個回道:“福生無量天尊,師兄志向宏大某深感敬佩,茅山派願附驥尾。”
眾人心中一沉,他如此積極必然已經和紫霄觀達成協議。茅山是道門大宗,有了他的支援就意味著紫霄觀的革新已成定局。
雖然因為皇室的緣故,他們都沒有反對的餘地,可還是希望能多為自己的派系爭取一些好處。
眾所周知,入夥越早獲得的收益就越大。現在被茅山派拔得頭籌,他們談判的籌碼就少了許多,自然輕鬆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