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醫家一直在研究疾病的起因,至今都沒有任何的頭緒,而現在陳景恪用三個詞告訴了他答案:
細菌、病毒和微量元素。
如果他說的一切都是真的,那醫學史將會被分成兩個階段:陳景恪之前和之後。
前面的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理論,內科、外科、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等每一樣都是前所未有的發現和概念。
但和這個發現一比,就變得完全不值一提。
唯一的問題就是,他所說是真是假。
孫思邈是願意相信自己的弟子的,可這是關係整個醫學關係無數人命的事情,由不得他不慎重。
深吸一口氣按捺住激動的情緒,他用顫抖的聲音說道:“那個顯微鏡……有透明的水晶就能造出是嗎?”
陳景恪完全能理解他的心情,說道:“高透明度的大塊水晶,多嘗試幾次應該能製作的出來。”
孫思邈當即就說道:“好,我明日就找陛下討要幾塊。”
他說的理所當然,陳景恪也沒有覺得哪裡不對。
“除了用顯微鏡直接觀察,這些東西還可以從側面來驗證……”陳景恪又詳細給他講解了愛護衛生的原理。
順便把前世看過的一整套的防疫小知識給講了一遍,整理成文字就是一本完整的防疫手冊。
這次陳景恪真的是毫無保留,把自己知道的所有醫療知識全部都告訴了孫思邈。
順便還根據記憶畫了一幅並不準確的人體解剖圖,幫助他加深記憶。
兩人不光是聊醫術,還聊起了推廣的問題。
陳景恪對於古代的醫術推廣那是一肚子的牢騷話:“閉門造車十年不成,醫術猶重經驗積累,但一個人就算不吃不喝又能給多少個人看病?”
“最重要的還是交流,只有交流經驗才能共同進步。現在的情況是各家敝帚自珍,有了點發現就當成傳家寶。”
“結果就是醫術發展緩慢,甚至有時候還出現倒退的情況。”
“不過也不能全怪他們,說起來還是朝廷的問題。就現在朝廷對人身的禁錮,出個門都要經過幾十道手續審批。”
“就算有人想把自己的醫術傳給他人,他也沒地方去啊。總不能站在大街上吆喝,我有醫術誰願意學?別人不把他當傻子才怪。”
“咳……”孫思邈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後牆,乾咳一聲道:“朝廷也有朝廷的難處,此話以後休要再說。”
陳景恪嘆道:“我也就和你說一下,在外人面前哪敢說呀,一句妄議朝廷就能把我剁吧剁吧餵狗了。”
隨即他又振奮起來,道:“這就是我為什麼要建紫霄觀的另一個原因,不光是作為我們的落腳點,還能在這裡開設一所醫學院。”
孫思邈疑惑的道:“醫學院是什麼?”
陳景恪興致勃勃的道:“就類似於學堂一樣的地方,招募許多小孩子過來學習醫術……嗯,還可以和別的道觀合作,咱們幫他們培養懂醫術的道士。”
“道士學會了醫術傳教就會很方便,還可以給百姓看病。這樣一來每個道觀就都是一個醫館,能救活多少人啊。”
“等我們醫學院變強了,還可以邀請天下的名醫過來交流學問,促進醫術的發展……這簡直就是功德無量呀。”
孫思邈連忙喊住他道:“等等,先生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