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將軍,味縣一破,益州郡門戶洞開,雍氏叛軍再無半分地勢依仗!”
天明時分,大漢庲降都督李恢踏足味縣大營,見到了闊別大半年的衛弘,甚是欣慰。
漢軍主力被擋在盤羊道北,衛弘率領一支孤軍進入益州郡,訊息只透過一條狹隘的旄牛道相互溝通,一則訊息往來常常需要數月之久。
李恢得到了訊息還停留在越嶲諸郡大敗於谷昌,徵南先鋒軍諸部暫避鋒芒。
可還沒幾天,就見味縣關牆戰火四起,負責前部攻關李進一部雖然心存顧慮,但想著什麼時候都要攻下味縣守關。
於是李進一面召集兵卒進攻關卡,另一方面快馬加鞭把這件事告知後方大營的庲降都督李恢。
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往常堅不可摧的關門就被輕易撞開,李進這才看清了局勢,原來是寧遠將軍衛弘所部徵南先鋒軍奇襲的味縣。
兩軍會合,衛弘與李進商議過後,便兵分兩路。
李進一路接防味縣守關,衛弘一路廓清味縣關內的其餘雍氏餘孽。
如此雙管齊下,就等庲降都督李恢率領正軍進駐味縣以內,徹底將味縣一地納入漢軍治下。
衛弘笑道:“李將軍,我這也算是誤打誤撞,不過好歹與李進將軍裡應外合,將這味縣給攻打下來,雍氏叛軍再無掣肘漢軍的手段了!”
李恢聽見這句話,並未多說什麼,反而邀請衛弘登上味縣關牆上去走走。
在石階上,李恢忽然說起了閒話:“南中諸郡隨處可見高山深淵,但論起百二之關卻只有兩處,一處僰道石門關,另一處味縣守關,但寧遠將軍可知道某為何要將庲降都督部軍大營放在平夷縣?”
衛弘大概知曉李恢當初的想法。
先帝安定益州,卻對隸屬益州的南中諸郡不甚重視,全力經營益州北部漢中和東部永安。
為了配合先帝恢復漢室江山的戰略部署,總管南中諸郡軍政的李恢,也將庲降都督的行營安置在了平夷縣。
但這些事,不可避免的觸及大漢朝廷的傷疤——夷陵之戰。
猶豫了一陣,衛弘答道:“李將軍得先帝信重,自是竭盡全力地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
這話說的極有水平,讓李恢頓下腳步回過頭來看著衛弘好一陣子,忽然大笑道:“營中眾將皆說寧遠將軍生了一顆七竅玲瓏心,某看此言非虛!”
李恢繼續向關牆上走去,摸著堅固的磚石,有感而發:“味縣乃是南中咽喉,此地斷不能再落入賊人之手。待此戰了結,某便上書給丞相,移駐庲降都督大營到味縣,控制此樞紐之地!”
李恢帶著衛弘已經踏上了關牆的城頭,招了招手,讓衛弘站到自己的身前,讓他站到城頭去看。
衛弘按照李恢的示意,站到了關牆的前方,向北望了一眼,這才知道李恢讓他去看什麼。
滿目的漢家軍隊,他們身著漢家最新式的鎧甲,手執著明晃晃的鋼鐵軍械,前後達十數里的盤羊道上,殷紅的漢家旌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衛弘見著雄師軍容,面色大喜:“這是?”
李恢笑道:“託寧遠將軍的福,冶金治所這半年送過來五千套新式軍備,原本是打算由偏將李進率領這支精銳走旄牛道支援衛將軍,眼下倒是省了不少的事情了。”
李恢上前一步,走到了衛弘的身邊,盯著穿越盤羊道入味縣守關的漢家精銳,舒開眉目說道:“這支精銳就交付到衛將軍的手中了,接下來漢軍收復益州郡諸城……就全權交給寧遠將軍了!”
衛弘面色一怔,沒有想到李恢居然將兵權託付給自己。
衛弘仔細想了想,李恢這樣做的原因很多,有衛弘將收復牂柯郡的潑天功勞讓給了其子李遺,也有衛弘千里迢迢穿越旄牛道奇襲味縣的功勞……
只不過……
衛弘有些猶豫,看著入關的數萬漢軍,心中竟是產生了一絲慌亂。
片刻之後,只見衛弘退後一步,對李恢抱拳道:“若以數千精銳與雍氏迂迴作戰,我有信心領下這道軍令!若在堪輿圖前籌算謀劃軍國大事,我亦有信心籌謀劃策!但兩軍兵陣交接一決勝負,絕非我所長也,實不敢答應李將軍的這番厚望!”
衛弘並不是客套謙遜,他此時的能力只能統率數千兵馬,這還是有賴於衛弘生而知之的後世思維。
但涉及到數以萬計的軍團交戰,衛弘的能力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否則集聚在大筰也有兩三萬兵馬,但衛弘卻始終沒擅自在大筰和雍闓主力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