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筰遠不能及冶金治所掌握的先進鑄鐵技術,落後的工業生產,漢軍初佔此地的惶恐不安……都是制約大筰供應鐵器的因素。
衛弘也時不時地來到大筰冶鐵坊,這裡的礦山要遠比臨邛富饒,根本就不需要大量的人手前往山中採掘,只要揹著籮筐去山間的溪谷、河流的兩岸撿回來黑紅的石頭就可以了。
當前來自越嶲的奴隸軍並無高深的列陣訓練,當前最主要的還是習慣漢軍的行伍編制,以及協助大筰的冶鐵坊生產出足夠的武器。
對素來低賤的奴隸軍而言,比起在越嶲的忍飢挨餓,在大筰的生活顯然要好得太多。
漢軍和越嶲諸部橫掃了味縣周圍幾座小城的糧草庫,劫掠回來了不少的糧食,旄牛古代眼下太過狹窄,越嶲諸部也帶不了太多的戰利品回去,所以多半留在了大筰。
況且大筰乃是眾多江河的交匯之地,只要一張大網撒下去,就有數之不盡的魚蝦被捕撈上來。
漢軍計程車卒不會刻意地將他們視為最低賤的下等人,只要聽從漢軍的指令,完成十分簡單的任務,就會被授予一些簡單的戈矛武器,就能坐在席位上吃著漢軍準備好的食物……
這些都是他們不曾在越嶲高原上享受到的特權!
巴隆,就是這群奴隸軍中的一員,曾經也是越嶲高原上青衣羌部的少族長。
他的父親和大部分的族人,死在了多年前高山神的一場山怒中。
他從一片泥水中醒來,身邊剩下的族人僅僅只剩下百餘人的規模,且多有重傷,不乏婦孺。
為了能夠繼續活下去,只有十四五歲的巴隆只能帶著剩餘的族人,成了夷王高定部族的奴隸群。
上個月夷王高定返回越嶲後,響應漢軍的號召,挑選青壯奴隸售賣給漢軍。
身高八尺孔武有力的巴隆和十幾個青衣羌部的青壯,就被夷王高定售賣給了漢軍,成了數千附漢奴隸軍中的一員。
因為體力壯健,且能聽懂一些漢話,巴隆已經被任命為奴隸軍中的一名百夫長。
青衣羌部的十幾位青壯,還有一些只能聽懂的青衣羌語的奴隸,編入了巴隆的麾下。
巴隆抱著一把漢軍配置的蜀刀,蹲在營寨的一角曬太陽。
漢軍對他們的管控並不嚴格,奴隸軍每天只要接受兩個時辰的簡單操練,其餘時間便可以自由安排。
奴隸營的配置伙食只有簡單的粗茶澹飯,所以這些奴隸為了吃一口漢軍專屬的鐵鍋炒菜,也會前往冶鐵坊、採石灘或者山林伐木等處幫忙,以便隨同漢軍蹭吃蹭喝。
巴隆當前身為百夫長的職責就是盯著這些麾下的奴隸,不要產生逃兵和生出亂子。
見到巴隆抱著刀在曬太陽,一名模樣精瘦的奴隸慢慢地摸了過來。
巴隆警覺性強,察覺到身邊有不熟悉的腳步聲,立即睜開眼睛握住刀柄,怒目而視。
巴隆定睛一看,這才發現來人是麾下的一名什夫長,是一名奴產子,擅長弓射,漢軍給了他配置了弓箭。
他之前在部落裡是負責漁獵採集的上等奴隸,因為一手射魚的好本事,被部落裡面的一名勇士看中,成為了護家奴,被賜予了“阿刺”的名字。
主人在谷昌城中死了或者是做了奴隸,反正沒隨著夷王高定返回越嶲高原的毛氈帳篷裡面。
為了給自家的勇士復仇,阿刺被賣給了漢軍。
女主人在臨行前的一天,將他招入了帳篷裡面,以美酒美食好好招待了一番,甚至還以身……只懇求他多殺一名雍氏部曲,為她的男人復仇。
阿刺見到自己的腳步聲驚醒了巴隆,立即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但很快就貓著腰趴到了巴隆身邊,壓低了聲音小心翼翼地問道:“巴隆,漢軍答應除去奴籍的承諾是不是真的?”
阿刺滿懷希望,臨行前在帳篷裡的那一晚,女主人帶給他的一切,讓他明白了男主人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