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舅爺,說說遼東軍其它的具體整改事宜吧!”
沒有從王冰這裡撈到任何‘好處’的李成梁,最終還是選擇了遵從聖旨,配合整改遼東軍。
“我說寧遠伯,這就對了嘛!你們李家現在可是一門三伯侯,放眼望去,整個大明朝能有幾人可比?”
看到李成梁最終還是服軟,王冰也是一改先前的憊懶,臉上的笑容也是重新浮了上來。
“國舅爺說笑了,區區侯伯之爵,在國舅爺這個冠軍侯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面對王冰這‘勝利者’的誇讚,徹底服軟的李成梁此刻只能無奈的搖頭苦笑而已。
……
“這是遼東軍具體的整改方案,寧遠伯自已看看吧!”
搞定李成梁,王冰隨即便將一本早就準備好的整改方案遞了過去。
“冠軍侯,使用家丁其實……”
接過王冰遞來的整改方案,李成梁發現這份整改方案,第一項內容便是衝著家丁而來的。
說起來,所謂家丁自古以來就有。把一家老小託庇給主家,併為主家賣命的家丁也並不稀罕。
而且這種將家丁引入軍中,作為將領私人武裝,只為主將而戰的情況也由來以久。只不過不同時期叫法不一樣而已,比如兩漢時期的‘賓客’,魏晉時的‘部曲’,唐末藩鎮的‘牙兵’,均是和明軍中的‘家丁’一個性質。
但這種將私人武裝引入軍中,只以主將為尊,只隨主將奔走,為主將而戰的情況,自唐末門閥沒落後,就已經基本消失了。
自宋開始,皇權及文官集團都嚴厲打擊防範武將擁有獨屬的私人武裝。就連武將所擁有的親兵護衛這種私人護衛力量,數量也都是有嚴格限制的。
然而,大明由於衛所制的崩潰,不得不以募兵制取代衛所制後,再加上先前朝廷糟糕的財政狀況等諸多原因,卻是自嘉靖年間開始,這原本違規違法的‘家丁’制,卻是堂而皇之的成了明軍將領的標配。
雖然說起來,自大明中期以來,在各種內外戰事中這些家丁也確實發揮過不小的作用,但卻不能忽視這‘家丁制’給朝廷帶來的危害。
因為若是任其發展下去,最後事必讓朝廷徹底失去對軍隊的控制,從而再次走上唐末的軍閥化和藩鎮化。
在原歷史上,大明鎮將的軍閥化和藩鎮化,之所以在天啟、崇禎年間成為事實,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家丁制’的泛濫。
因此,在王冰和小胖子計劃進行的這次明軍整改中,家丁自然也就成了被重點‘照顧’的目標。
“寧遠伯,你可別忘記了,這遼東軍是朝廷的軍隊,是大明的軍隊!若是繼續讓家丁繼續充斥其中,這與以往那些割據軍閥的‘部曲’、‘牙兵’有何區別?”
“而且人家以往的‘部曲’、‘牙兵’好歹還是將領軍閥自掏腰包,你們倒好,用的還是國家的錢財!”
不等李成梁把這使用家丁的好處說完,王冰直接便開口將其打斷了。
說起來,對於這種無奈之下的家丁‘合法’化,先前朝廷也還是想過一些預防措施的,比如家丁的餉銀由國家支出等等。然並卵,這些措施其實卻是並沒有什麼作用,家丁依然還是隻認自已的主將。
“當然,以往你們的難處本侯也能理解。畢竟朝廷撥下的錢糧經文官們層層剋扣後,到了你們手中已經所剩無幾。靠那點兒錢糧,軍士們也確實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