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此一句,便道盡了科舉選材體系的精髓!
而普適性的國考,除非效彷科舉,設三甲,不然的話,很難達到科舉選材體系對上升渠道流通,對破除階級固化的正面作用。
但普適性的國考,設三甲,又明顯太過兒戲。
畢竟,普適國考,其根本目的,是為了選“吏”,而非選“官”!
而層層遞進的話,又與科舉無異。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如科舉這般起步就授六七品官的,也不符合時代,畢竟,隨著時代演變,官員,也不僅僅只是牧民這一個職能。
商業的興榮,新學的發展,帶來的,便是對官員素質的愈發高要求。
過硬的學識,與對官場,對基層深刻的領悟,缺一不可。
只知誇誇其談,那就成了東林黨了。
而這些問題,也正是如今大恆立國五年來,一直未曾正式確定一個選材體系的根本原因。
如何平衡當下與未來,如何兼顧選才與最大程度上公平上升渠道,抑制階級固化……
重重思緒,在天子腦海之中翻湧,天子知道,要暢通上升渠道也好,還是要破除階級固化也罷。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讓上層的權利,儘可能多的出現真正的新面孔。
只有這樣,階級才難以固化,權利,也就難以世襲,上升的渠道,也才能勉強暢通。
如何儘可能多的讓上層權利出現新面孔,且如何讓這些新面孔,能夠勝任上層權利,且不能讓這些新面孔,成為上層權利世襲的便利……
這,就是他這個天子,真正需要考慮的問題。
但很顯然的是,任何是有利就有弊,對選才制度,天子想要完美的制度,根本不可能達成。
一切問題,最根本的,還是在於人,若大恆代代都是英明神武洞察秋毫的聖君,就算所有制度都是一團糟,大恆依舊能昌盛!
階級固化,上升渠道不暢,說到底也不過是幾個人幾個家族的事情,情況不對,找個藉口屠刀一揮,殺上一批人,位置不就空出來了。
況且,他這個天子之位,不才是天底下,最大的階級固化,最大的權利世襲嗎?
思及於此,天子也不禁一笑,所謂週期率,所謂王朝更替,一切,都還是人的問題。
再好的制度,也得靠人去執行。
而這,還只是大恆文官體系的難題,武將體系的問題,遠比文官體系要嚴重得多!
“麻煩啊……”
天子搖頭,隨手將這封寫滿利益交換的奏本丟在一旁。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大恆,任何人,任何派系,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存在,有弊也就有利。
現如今,天子要的是利,所以選擇性忽視弊。
等到何時,存在的意義沒了。
那就該清算“弊”了。
識趣的,低調懂事,天子或許還能容忍其存在,不識趣的,那就下地獄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