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票房!是自信,還是膨脹?”
“《華夏合夥人》預售破2000萬,打破國內電影預售記錄!”
上面這些還是和電影沾點邊的。
然而隨著熱度的擴散,越來越多關於李羽自身的新聞也被挖了出來。
“揭秘白手起家,1年晉升億萬富翁的背後故事。”
“神秘富豪抄底掃蕩三十億房產,合淝樓市未來到底如何走?”
“……”
一時之間,不管是娛樂版塊,還是財經板塊,都充斥著《華夏合夥人》和李羽的新聞。
這一次,因為李羽在點映上露了臉,他的名字也第一次出現在各大媒體上。
“瞞不住了……”
之前為了應付新皖銀行這邊的管理制度,未免麻煩,李羽只能讓妹妹李小穎代持股份。
但是,隨著摸魚科技公司的日益壯大,有些事情想瞞也是瞞不住的。
既然瞞不住,索性就不瞞了。
以他現在的身家和地位,就算在外面開公司,新皖銀行那邊也會替他想好規避制度的辦法……
這就是身份地位和眼界變化帶來的好處。
制度也好,規矩也罷,都是強者為弱者制定的,也只對弱者有用。
至少在新皖銀行的制度面前,李羽已經凌駕於制度之上了,就像徐茂林一樣。
銀行董事,是不用管在外面有沒有公司的。
同樣,在分行,也有很多職位有類似的功能,這就是專門為上流權勢階層準備的BUG……
隨著新聞的爆料,再加上摸魚科技公司也在自己公司的網站上釋出了正式通知。
居然真有人傻錢多的土豪敢豪賭電影票房!
這怕不是傻子吧?
網友們吃瓜的吃瓜,看戲的看戲,其中自然就有很多看中了薅羊毛機會的“聰明”人。
人,永遠無法賺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
同樣,普通人經常在網上吃瓜,看這個老闆好傻逼,那個富豪的言論像弱智,只有自己最清醒……
殊不知人家才是真聰明,自己才是真傻子。
富豪就不說了,就連那些裝傻充楞的網紅,也都是一頂一的聰明。
你把他當傻子看,當二逼笑,可是人家已經賺的盆滿缽滿,那些在手機前面笑他傻逼的人卻只能搬磚吃麵……
比如那個叫姜濤的。
眾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李羽現在就是這樣的狀態,網上笑話他的人越多,想薅他羊毛的人越多,他就能賺的越多……
賺這些人的錢,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當然,這個世界聰明人從來都不缺少,也有很多人仔細分析之後,赫然發現李羽的操作其實就是個“套路”。
但,那又如何……
這個世界玩套路的人多了去,能把人套進去就是本事。
那些聰明人不但不會去揭穿李羽的套路,反而會在家琢磨著,自己能不能也用這種套路去賺錢……